黃山廣電臺訊(甘文杰)近年來,黟縣漁亭鎮聚焦扶貧,通過開展生態扶貧、就業扶貧和產業扶貧,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積極動員貧困群眾參與鄉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生態扶貧,建新機制。為打造干凈、整潔、宜居、美麗的農村人居環境,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取得實效。該鎮堅持以人居環境整治促脫貧攻堅為切入點,引導農民主動參與農村“三大革命”、“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鼓勵村民落實好“門前三包”,提高衛生保潔意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近兩年來,完成改廁500多戶,整治亂搭亂建23戶,拆除違法建設1442平方米、無功能建筑28個400平方米,清理處置垃圾7000多噸。
就業扶貧,邁新步伐。為幫助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各村大力開發適合貧困家庭勞動者需要的工作崗位,如保潔員、生態護林員、切坡建房檢測員等。截至目前,陸續已有7名人員享受縣人社局發放的公益崗位補貼每月300元。扶貧公益性崗位的設立既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一條新路子,也是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的一條好路子。不僅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提高了貧困人口收入,也為脫貧攻堅工作夯實了基礎,是保護綠水青山和促進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的雙贏之舉。
產業扶貧,拓新領域。始終堅持綠色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方向,根據各村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等因素,聘請專家、產業大戶等實地考察,充分聽取多方面建議,因地制宜規劃主導產業,形成“一村一品”產業培育模式。楠瑪村依托山場多、交通便利優勢,采取“村集體農戶”模式興辦楠瑪林場。農戶以山場入股,村負責造林管理,目前村級林場共有3200余畝。近年來,集體經濟每年穩定在100萬元以上。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帶動全村產業發展和貧困戶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