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廣電臺訊(戴瓊瓊)近年來,黟縣西遞鎮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三治”融合為動力,查不足、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
夯實治理堡壘。抓隊伍建設,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發揮“頭雁”作用,暢通黨員入口關,按照“十六字”方針,新發展農村黨員3名。抓陣地保障,依托“黟縣第一屆人民政府誕生地遺址”(石印村文敘堂)全力打造黨員教育培訓基地,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作用,開展活動45次,參與群眾達1000余人次。抓經濟發展,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成立“黟梅”公司,搶抓村集體經濟“百千萬”工程契機,扶持6個村發展青梅、桃等產業。
搭建治理平臺。建設數字化平臺,以“平安西遞”創建為契機,加快推進綜治中心、“雪亮工程”建設,新建視頻監控(研判)室,安裝村級聯網視頻監控探頭15個。完善網格化平臺,以聽民情、聚民智、解民需為目標,設立鎮、村網格管理員7名,村民組網格信息員38名。打造服務化平臺,推深做實“作退一步想”人民調解工作法,將古徽州傳統文化與現代法治理念相融合,充分調動63名調解人員的積極性,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強化治理聯動。凝聚各方力量有效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提出“2+2+N”鄉村治理工作法,打造鄉村治理綜合體。實現“一警多能”,推行公安派出所包村黨員民警掛任村黨組織副書記,把有限警力發揮到極致。實現“一員多用”,將村“兩委”成員、綜治專干、網格員充實到護安工作隊中,發揮人熟地熟優勢。實現“一體多元”,動員“五老”(熱心老人、農村老黨員、退休老干部、離任老村(組)長、鄉村退休老教師)人員及鄉賢理事會、老年協會等個體及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到鄉村治理行動中,實現多元化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