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文/圖 戴瓊瓊)“錢不用我們出,有政府補貼,活不用我們干,有施工隊,這樣不用出一分錢就能用上衛生廁所,真是一件好事啊。”一提起家中正在改造的衛生廁所,黟縣西地鎮艾峰村林川組脫貧戶詹友榮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5月以來,西遞鎮把為貧困戶改廁作為今年脫貧攻堅和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旨在為鎮域內有意愿的貧困戶實施改廁工程,全力提高貧困戶的生活質量。針對目前尚未改廁的多數是年紀大、體弱多病的貧困戶這一現象,該鎮創新提出“123”工作法。
“‘123’工作法,即委托1支專業施工隊按照統一施工、統一驗收、統一管護的模式,利用2個月的時間完成貧困戶改廁工程,在該過程中充分發揮鎮政府、駐村工作隊和各村3級聯動的作用,真正做到讓貧困戶得實惠。”該鎮黨委副書記許宏春介紹道。
據悉,該鎮明確專業施工隊為改廁工程第一責任主體,鎮政府、駐村工作隊和各村負責實施過程中的推進和監督。同步健全衛生廁所后續管養辦法,對已建成投入使用的衛生廁所,該鎮明確1名管護員,實施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提供清掏、損壞設施維修等服務。
目前,西遞鎮完成貧困戶改廁44戶,涉及財政獎補資金8萬余元,預計7月底,全面完成貧困戶改廁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