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廣電臺訊(吳超)黟縣西遞鎮西遞村作為中國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和徽州文化的重要載體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古村落至今保留著明清時期古建筑224幢。古建筑群單體的古民居均為木式兩層、三層結構,木質干燥易燃。因此古民居的消防安全工作任務之艱巨、責任如山。消防安全一直是西遞鎮文物遺產保護的重點工作,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杜絕火患,西遞鎮不斷加強古建筑群消防安全工作力度。
完善設施建設。在古村落西遞景區內集消防監測、報警、自動滅火為一體的智能科技消防項目已正式投入使用,并成立兩處微型消防站和一支西遞鎮專職消防隊伍。按照“出現火情、5分鐘到達現場處置完畢”的要求建立消防應急救援預案、處置預案。在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上,特別是提高景區消防栓水壓,加裝消防栓26只,配備消防水帶960米、加配滅火器500具、消防手提水泵2臺。
開展安全培訓。西遞鎮專職消防隊積極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防滅火知識,遇險逃生技巧,火場自防自救措施和消防注意事項等。通過消防安全培訓提升了隊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防滅火實操能力,為西遞景區的安全穩定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加強宣傳巡查。西遞鎮不定期的組織縣消防大隊、公安、文物等執法人員對西遞村古建筑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及時排查消防隱患,做到排查一起必須消除一起,并在檢查的過程中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的消防意識和文物消防自救知識、火災應變和處理能力,增強了文物消防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