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廣電臺訊(文/圖 孫靜雯)近年來,由黟縣司法局牽頭、洪星鄉人民政府扎實推進“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工作,緊緊圍繞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內容,深化拓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突出特色和主題,并在全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徽文化民主法治示范作用,夯實了普法宣傳教育工作的基層基礎。目前洪星鄉已有三個村獲得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

精準創建思路,點面結合注重示范引領
大星村是洪星鄉的中心村,該村通過加強黨員和干部學習培訓,強化班子隊伍建設,提高全村黨員和干部為民服務本領。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團結好、帶領好全村人民,建立良好而牢固的群眾基礎;多方聯系、主動對接,爭取各級領導的關心關注。加大村務公開力度,通過黨員大會、群眾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強化溝通,充分發揮村民的主觀能動性,切實保障村民的知情權,讓“干部清白、村民明白”,實行村務財務公開透明;村里重大決策,由村民代表會議決定。如,農村低保評議、村規民約的制定等都是由村民大家議、通過民主表決大家定,充分實施村民自治。團結好村里在外工作、務工人員力量,充分發揮這部分人員見識廣、資源豐富、熱心家鄉建設的優勢,為村里脫貧攻堅獻計出力。

精準創建基礎,創新形式深化法律服務
紅光村以法律法規為保障,以制度建設為抓手,以支部建設為核心,以黨群連心為依托,通過普法依法治理,建立健全制度,認真抓好村干部在法律法規、政策、文化、科技知識的學習和村民法治教育,嚴格依法保障民主。同時,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打造了黟縣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人民調解工作室——金玉琴人民調解工作室,利用人熟、地熟、群眾威信高,善于化解復雜疑難矛盾糾紛等優勢,使調解成功率明顯提升,把更多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精準創建載體,形式多樣開展惠民政策
聯光村距鄉政府28km,是個以林業生產為主的山區村,也是最偏遠的一個村,人均年收入不足萬元。近年來由于國家頒發生態保護政策,全村實行了禁伐政策,使得靠林業生產為主的村民收入受到不小的影響,縣林業局針對這一情況,對聯光村給予了禁伐補助的優惠政策,每年每人能獲得360元的生態林補助。“現在我們黨的政策好,實行生態林是利國利民的大好政策,我們做農民的,還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態林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國家還給我們發放禁伐補助,這放在以前哪敢想啊……”聯光村村民胡某提到惠民政策贊不絕口。
自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以來,聯光村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5000元。該村把“德治、法治、自治”相結合,把法治宣傳與建設美麗鄉村、綠色村居結合起來,全面提高農民群眾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2019年該村獲得“黃山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當前聯光村正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繪就了一幅“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畫卷。
精準創建內涵,多措并舉弘揚法治文化
除獲得“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的三個村,洪星鄉其他村也爭相開展民主法治全方位、多層次普及法律知識,并積極開展送法進村居、上門戶、到田間等法治宣傳活動,著力把振興鄉村的各項舉措納入法治化軌道。
豐富創建內涵,采取多元創建模式,充分展現基層智慧,強力推進基層組織民主法治意識建立和基層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設置法治宣傳欄和農民學法課堂,在村圖書室建立法律圖書角,并制定相關借閱制度,設立“一村一法律顧問”方案,各村設一名“法治帶頭人”,每個村組至少有一名“法律明白人”。
目前各村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人民調解委員會規范化建設,這是縣局對各村調委會的又一大力支持,通過規范、統一的建設,各村調解等工作將會走向有章程保障、靠民主管理的以法治村規范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