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吳偉)“老梅,今年你種的6分地的紅薯,霜降節氣到了,你和你老伴直接挖好用三輪車拉過來吧……伴隨著一袋又一袋的過稱稱重,足足有4000斤,這樣吧,按照目前市場行情價格,今年給你0.7元/斤,總共2800塊錢,這錢你拿好……”黃山森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新“寶溪人”吳培懷對柯村鎮寶溪村村民梅春來說道。

年初,寶溪村成功引進黃山森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入駐,主營從事農業產業種植生產加工,經過半年的產業規劃和啟動運營,通過產業主體和村集體日常的頭腦風暴、分析研判、信息溝通、合作發展,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流轉農戶撂荒耕地近400畝,當季全部用于紅薯和黑玉米種植,霜降節氣,此時的田間地頭一篇繁忙景象。
轟…轟…轟,紅薯地里的拖拉機正在一廂地一廂地開挖紅薯;哈…哈…哈,十余個村民正在紅薯地里歡聲笑語地撿拾紅薯裝車;噠…噠…噠,紅薯清洗打粉基地的機器正在有序運轉工作;嗞…嗞…嗞,寶溪村農副產品加工廠房內正在緊張地進行“SC”車間標準化改造提升……每個場景、每個環節都是為接下來的紅薯粉絲投產加工做準備,各項準備工作正有條不紊推進。
據了解,自黃山森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寶溪村后,雙方依托村集體+主體+投資合作發展+農戶模式,盤活全村撂荒耕地,基本實現復墾全覆蓋,有效帶動務工就業1000余人次,初步實現村民務工增收10余萬元,全年預計可拉動村集體經濟達10萬元,有效變“輸血”為“造血”,進一步實現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今年上半季,我們投入種植的紅薯產量預計達到了畝產5000斤,目前我們累計折算投資已接近200萬元,經過一季的探索,在綜合考慮土地地塊適應性和紅薯粉絲產業發展的基礎上,下一季我們準備種植小麥、高粱的糧食作物;同時,待所有準備工作完成后,同步正式啟動紅薯粉絲投產,來年我們還要發動周邊更多的老百姓種植紅薯,實行市場保底價回收,進一步把農戶捆綁帶動起來,最終達到老百姓地也不荒、還有錢賺、更有勁干的預期目標”。黃山森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新“寶溪人”吳培懷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