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新聞網訊(圖/文 廖琴芳)掃地、擦桌子、整理圖書……黟縣宏潭鄉塘田村村委會里,脫貧戶余海鑫正熟練地打掃著農家書屋和村委會外的廣場。
“做夢都沒想到我兒子也能有固定的工作,不但做到了自食其力,還能有收入可以補貼家用?!庇嗪v蔚母赣H余錫輝談到兒子的公益性崗位,開心不已。
余錫輝一家共有四口人,他本人六十多歲了,身體不好干不了重活,妻子智力殘疾,沒有勞動能力,還有個年事已高的老母親,兒子余海鑫也因為智力缺陷題,初中畢業后就輟學在家,多次外出務工均被辭退。2014年,黟縣塘田村村委會經民主評議將他家納入精準扶貧對象,給他家申請了低保、安裝了自來水、維修了房子,解決了他家“兩不愁三保障”問題。
只幫助解決眼前困難是不夠的,如何激發內生動力,助力實現穩定脫貧才是關鍵!塘田村鄉村振興工作組組長與余錫輝商量:“村委會的農家書屋要聘請一位工作人員來管理,并負責打掃村委會外邊廣場的環境衛生,村里按月發工資,縣里還會給一定的務工補貼,余海鑫能勝任這份簡單的工作。”余錫輝一聽,異常興奮,他正愁兒子的生計呢。第二天就帶著余海鑫來簽了協議,成為一名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從此他成了一名“上班族”。
像余海鑫這樣的“上班族”村里還有不少。近年來,黟縣宏潭鄉為防止脫貧戶返貧,創新就業幫扶新舉措,為脫貧戶量身定制護林員、保潔員、護路員等幫扶公益性崗位24個,讓脫貧對象實現就近就業,有效精準解決了脫貧戶增收難題。下一步,宏潭鄉將持續管好用活公益性崗位人員,讓鄉村公益崗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催化劑”,村級工作的好幫手,努力打造鄉村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新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