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廣電臺訊(圖文/何妍)自年初以來,黟縣西遞鎮持續對標“世界最佳旅游鄉村”發展要求,緊密結合景區發展現狀,創新“互聯網+”、“文明鄉風+”發展模式,實現多部門聯動,進行景區環境大整治行動,以“最高標準、最快速度、最實作風、最好效果”頂格推進“席地而坐”示范景區建設。

“宣”字開路,營造文明鄉風好氛圍。西遞鎮以“美麗庭院”“美麗景點”評選、西遞古楹聯征集書寫、敬老愛親重陽節集體婚禮、鄉村春晚等特色活動為載體,推行實施“文明鄉風+環境整治”“文明鄉風+美麗庭院”“文明鄉風+傳承文化”模式,組建志愿者團隊,招募683名志愿者,開展文明實踐活動87次,志愿人數達到2200人次。

“治”字發力,疏通景區環境舊堵點。開展沿街立面、景區重要節點、景區參觀路線、停車場的“微改造、大提升”工作。完善修補做舊1800余平米墻面,完成牌樓廣場、景區檢票口、大路街、前邊溪、后邊溪、橫路街等主要旅游線路美縫5700平方米,安裝可供1000名游客“席地而坐”的干凈整潔的石凳。

“網”字提速,創新派單模式見高效。“會源橋石板凳急需清理!”“收到,已安排馬上處理好!”十分鐘后,青石板凳已重回干凈整潔模樣。在西遞景區環境大提升工作群中,像這樣線下巡查,線上“派單”,工作人員“接單”后立即處理的工作模式正高效運行。目前,已累計處理基礎設施類問題11個、環境保護類問題2個、市場經營管理類問題17個,整治并規范入戶各類線、管39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