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文王麗群)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走在黟縣美溪鄉的鄉村道路上會看到這樣一群人:手中握著藤椅,臉上洋溢著笑容。一條條薄如蟬翼的小藤條,在他們手里上下翻飛,左右穿插,像只頑皮的小精靈,他們正用勤勞的雙手,嫻熟的技藝,做“藤條”文章,編制著共同富裕之路。
“男人外出打工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要照顧。編藤椅簡單易學,在家就能編,時間自由,農閑時一個月能賺2000多元呢。”一位50多歲大姐一邊編制藤椅,一邊興奮地向筆者說到。老年人也不遜色,有位80多歲的老人一個月也能拿到千把塊,正所謂余熱未盡獻,老驥不偷閑。
“我們廠大部分是訂單模式組織生產,產品主要銷往江浙滬一帶,入門低、上手快。家鄉的村民們除了茶季采茶,其他時間基本沒活干,編藤椅能給大家找點事做做,錢包鼓了,大家都愿意來。”編藤廠的負責人田喜燕說。
2020年,田喜燕夫妻倆放棄了外地的高薪職位,返鄉創辦了黟縣尚益編藤廠。前期通過開展技術培訓,讓村民們熟練掌握了藤椅編制技術。目前,編藤加工點已遍布美溪、宏潭、柯村等黟縣偏遠山區鄉鎮,甚至開辦到了祁門縣,吸引了農村富余勞動力100多人,其中大多數是?留守婦女、老人和脫貧戶。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田喜燕用她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錚錚諾言。如今,該廠年均總產值達到400多萬元,直接為村民增收100多萬元,既保障了企業有序生產、形成藤編特色產業,又為留守村民們提供了穩定增收的渠道。下一步,尚益編藤廠還將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招收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靈活就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質量,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