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廣電臺訊 (文/圖 胡曉潔)近年來,黟縣美溪鄉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堅持全面綠色發展,抓牢抓實重要環節,探索“創新美溪”鄉村振興的特色之路,描繪出了一幅“且將青山變金山的”生動畫卷。

謀規劃,釋發展潛力。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分村按片謀劃發展方向,加快村莊編制規劃修訂,立足綠水青山的獨特優勢,深入踐行“兩山”理念。近年來,累計植樹造林1044.3畝,實施退化林修復1.1萬畝、森林撫育4.16萬畝,清理枯死松樹9157.36立方米。深挖鄉域紅色內涵,用好用活紅色文化資源。依托黨史學習教育契機,圍繞美溪口革命烈士墓園、美坑紅軍路、祭拜堂太平中心縣委辦公室舊址等紅色教育基地設計紅色旅游線路。堅持開發、保護有機統一,通過優化古村落設計,引入要素資源,讓古村煥新顏。
壯產業,強內生動力。堅持“一業一帶”特色產業振興之路,引導各村調優種植結構,推進綠色化、規范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推進“五黑”特色產業發展,種植黑糧300余畝、香榧271畝,打造石墨茶有機基地1200畝,同時該鄉以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為主線,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近年來,累計流轉田地1777畝,改造低產低效茶園1500畝,培育各類種植大戶15戶,市級龍頭企業1家,家庭農場16家,專業合作社19個,美溪鄉江南產權交易中心累計完成交易額428.62萬元。

惠民生,添宜居磁力。推深做實33項民生工程,確保惠農惠民政策送達千家萬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政策,依托現行農村基層組織結構,設立24個村組網格,定期組織開展動態監測,確保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開展落到實處。截至目前,該鄉就業幫扶24人、臨時救助11人,累積發放金額18800元。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開展鄉村建設行動,繼續推進“農家書屋”“五清一改”“四好農村路”飲水提升等工程項目,努力將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抓改革,激振興活力。引導各村跳出各自為戰、分散發展的傳統思維,將持續推進集體經濟發展作為全年黨建工作的重點來抓,增強“造血”功能。依托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重點培育差異化鄉村旅游業態。打鼓嶺景區、黃姑河戶外運動基地、美坑傳統古村落、石墨茶研學、攝影徒步等差異化鄉村旅游業態布局逐步形成。鼓勵和支持農戶在農家樂、民宿方面做文章、謀出路,大力發展新型“農家樂”,整合全域村集體資產、資源,以閑置資金入股分紅,推進集體經濟改革步伐。

塑風貌,彰新村魅力。持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鄉村治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壓實“頭雁領航工程”,以強黨建促振興,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工作,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持續發揮黨組織基層堡壘作用,累計完成省市縣中心村各1個、自然村整治6個。以務實作風、便民服務確保村黨組織領導有力,村民自治依法規范,農村社會安寧有序,文化道德形成新風,鄉村發展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