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 文/圖 胡倩 汪建國)“溪水堪垂釣,江田耐插秧。”初夏時節,板橋村民的身影早早地活躍在了田間地頭,忙著將秧苗栽種在水田里。鏡面一樣的稻田,翠綠的稻秧,勤勞的農民,鉤織出一幅美麗的圖景。
近些年,板橋鄉農業生產的科技化,農民越來越關注稻秧病蟲害的防治。在農業技術指導員的指導下,現在主要采用生態調控、生物農藥防控等綠色防控方式,從種子期到抽穗期,從選栽抗病品種到藥劑防治,環環緊扣,時時關注,科學的防控技術大大提升了水稻的生產量,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黃山廣電臺訊 文/圖 胡倩 汪建國)“溪水堪垂釣,江田耐插秧。”初夏時節,板橋村民的身影早早地活躍在了田間地頭,忙著將秧苗栽種在水田里。鏡面一樣的稻田,翠綠的稻秧,勤勞的農民,鉤織出一幅美麗的圖景。
近些年,板橋鄉農業生產的科技化,農民越來越關注稻秧病蟲害的防治。在農業技術指導員的指導下,現在主要采用生態調控、生物農藥防控等綠色防控方式,從種子期到抽穗期,從選栽抗病品種到藥劑防治,環環緊扣,時時關注,科學的防控技術大大提升了水稻的生產量,增加了農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