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廣電臺訊(高翔)一碗熱湯,灑上蔥花、榨菜和碎麻花,加上新鮮的油渣,煮好的薄皮餛飩撈至碗中,就是一道治愈系的美食!
休寧縣東臨溪鎮臨溪村上村村民程美蓉在鎮上擺了個餛飩攤,手工搟制的餛飩皮薄而韌,放在報紙上甚至都能把字印得清清楚楚,加上新鮮的豬腿肉,這碗餛飩絕不輸其他“網紅餛飩”。
雖然手藝好,但是畢竟小本買賣,受到上半年疫情的影響,程美蓉有小半年沒有出攤,現在疫情得到控制,還鼓勵老百姓發展地攤經濟,程美蓉也開始尋思起改變自己的經營模式,“我想開家小店,讓顧客能在更好的環境去吃我包的餛飩”。她和休寧農商行臨溪支行的客戶經理說。但程美蓉有些擔憂,自己年紀大了,孩子們也才剛成家、買房,再去折騰會不會給孩子們增加負擔呢?了解到情況后,客戶經理小王立即打消了她的顧慮,“阿姨,您放心,您符合咱們‘地攤e貸’客戶年齡要求,您誠信買賣了幾十年,我們來幫助您解決問題!”農商行第一時間給她以信用方式授信了10萬元,并告知“隨用隨貸、隨貸隨還”的操作方式,程美蓉樂了,“授信期間不收息,啥時候用自己做主,你們這是給了我一筆‘備用金’啊!”
有了這筆“備用金”,程美蓉更加堅定了開店的決心。看著來來往往的顧客,她笑容滿面說:“以后有個固定的地方,顧客來了就方便了,現在國家政策越來越好,在銀行的幫助下,我是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