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葡萄基地引進了‘陽光玫瑰’‘甬優一號’等5個受市場歡迎的優質品種,再加上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不愁銷路。”9月8日,休寧縣春雨葡萄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春雨自信地說。
“我的微信朋友圈加了許多新老顧客朋友,平時我會及時更新葡萄下肥、除草、整形修剪等生產動態,往往葡萄還沒開園,就已經有不少客戶預約來采摘和訂購了。今年開園以來,銷售額已經達70萬元,預計整個采摘期持續到十月中旬。”王春雨的自信來源于葡萄的品質和掌握的營銷方式,而這些知識技能的掌握,得益于他參加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以及在培訓中搭建的信息交流平臺。
近年來,休寧縣持續完善教育培訓、認證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體系,注重培訓摸底調研,準確掌握農民的知識需求,真正做到“農民學員點菜,政府部門下單,培訓機構配菜,授課專家掌勺”,切實把培訓辦到實處。同時,該縣還設立固定課堂,聘請“雙師型”老師集中授予理論知識;創建流動課堂,突出異地考察觀摩,開拓學員眼界;開辦田間課堂,開展實訓服務教學,提升農事操作水平。目前,該縣累計舉辦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28期,培訓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720名,專業技能型160名,專業服務型693名,認定初級新型職業農民555名。
扶上馬,送一程,“新農人”才能走得更遠。該縣制定《休寧縣新型職業農民扶持政策(試行)》,著重從土地流轉、項目申報、金融信貸等13個方面給予政策扶持;扎實開展“勸耕貸”業務,累計為33戶經營主體提供擔保授信額度2703萬元,實際發放貸款30戶,貸款金額2663萬元;出臺《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施意見》,從加大財政稅收支持力度等6方面扶持。此外,精心選擇業務能力強的農經、農技人員和創業老師擔任跟蹤服務技術指導員,為“新農人”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指導、經營管理、市場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力爭讓“新農人”隊伍壯大起來,以帶動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