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正是搶栽“七月菊”的季節,3月11日,休寧縣齊云山鎮典口村鄭誠茶菊農場主鄭家裕正穿梭在薄膜覆蓋的菊花園內栽種“七月菊”。
年少時的鄭家裕畢業后沒有找到對口的崗位,和大多數村里人一樣外出務工,與詹麗萍結為夫妻后,為了陪伴老人和孩子,夫妻倆決定返鄉從事農業生產。
憑借種植菊花和飼養生豬的一技之長,鄭家裕于2017年辦起了“鄭誠家庭農場”,從當地農民手中流轉了215畝水田,采取產銷“一體化”模式,發展水稻種植業,并先后投資35萬元采購了大小型拖拉機、插秧機、開溝機、無人機、種肥同播一體機等7臺農機設備,規模化種植油菜和水稻。盡管去年遭遇持續干旱,但由于他合理調度用水,抗旱保苗,全年水稻產量依然達到15萬斤。

通過引進推廣良種、機械化種植,夫妻倆走上了致富路,圓了小康夢,成為不離鄉、不離土、懂科學、有技術、擅經營的新農人。當下,鄭家裕正在建設一間1000平方米的鋼架廠房,力爭趕在7月水稻收割前竣工,以便取稻谷倉儲、加工和烘干的一條線生產。“有了國家的好政策,極大提高了我們種糧的積極性,同時縣、鎮農業部門還經常開展種植技術“充電”活動,使我學到種糧新技術,不斷改良新品種,增加糧食產量,”鄭家裕如是說。
生產之余,鄭家裕夫妻倆還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疫情期間,他們主動將農場6頭生豬屠宰,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分售給當地村民。作為預備黨員的詹麗萍積極參加海陽二小的護學崗志愿服務活動,還在村里包保幾戶村民,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增收致富,獲得當地村民的一致好評。(汪士奇、程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