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 文/圖 王濟虎)新安江畔,百里畫廊,深渡更“特別”。自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以來,深渡鎮黨委嚴格落實新安江保護“十大工程”,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創建百里畫廊第一生態“特區”。在綠水青山中,實現旅游經濟發展,帶動群眾發家致富。
深渡鎮作為歙縣首個山水畫廊旅游特色小鎮,先行先試。而如何在進行最嚴保護、確保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完成變革,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滿足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這場變革,牽動人心。
最嚴保護“新舉措”
對于新安江,保護是首要任務。然而,新安江保護難度,有目共睹。以深渡鎮為例,沿江7個村(居)、1.3萬居民,岸線復雜且被洪水沖毀嚴重。新安江匯水區涉及黃山市休寧縣、屯溪區、徽州區以及宣城市績溪縣等,常住居民30多萬人。盡管這些年新安江整體水質逐年向好,但局部富營養化的威脅依然存在。“為更好保護新安江,今年來,深渡鎮對新安江保護從單純的水質保護轉向水生態系統修復,從單一污水治理轉向山水林湖草全域綜合治理,從鎮域單獨治理轉向新安江流域一體化治理”深渡鎮黨委副書記王濟虎介紹。

為持之以恒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渡鎮推進垃圾、污水、保潔一體化改革,采用PPP合作模式實現全鎮垃圾污水統一收集處理。投資2200萬元,完成深渡鎮污水處理廠及36.1公里配套管網建設,設計污水處理能力1000噸/日,鎮區5000多常住人口和3000多過境游客產生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7座,其中漳潭村2座、綿潭村1座、棉溪村1座、深渡村2座、定潭村1座,有效解決沿江中心村污水處理問題,收集處理率達90%以上。積極實施農村改水改廁項目,完成三格式化糞池改造2000余個。全鎮12村(居)污水收集管網及污水處理終端建設再提升,計劃投入1600余萬,實現污水全覆蓋收集,零排放處理。

為更好的保護新安江,從生態修復綜合治理角度出發,深渡鎮黨委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對新安江108米水位線以下土地退耕還濕,退耕休耕土地達2000余畝,恢復生態濕地1800畝。開展新安江退捕工作,439戶漁民退捕上岸。持續鞏固退捕成果,回收“三無”船只700余條、漁網44020公斤、網具83831.75公斤。投入1800余萬修復新安江老岸線,恢復生態風貌,確保沿江居民生產生活安全。關停規模以上養殖場5家,發放關停補助200余萬,為進一步規范養殖合法有序,深渡鎮人大通過了深渡鎮養殖方案決定,明確規定禁養區、限養區、可養區,必須符合環保相關要求。

這些創新舉措和投入資金,對于鄉鎮黨委來說,魄力非凡。從水中到岸線再到內陸,從污水治理到生態修復,一個山水林湖草生命共同體正在形成。
綠色發展“新思維”
一句“天上王母蟠桃,世上三潭枇杷,盡在新安江山水畫廊”讓深渡鎮聞名遐邇。這么多年來枇杷產業一直在發展,也是深渡鎮三潭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三潭居民當家產業。
“枇杷產業產品結構單一,附加值相對較低,未形成一條枇杷產業鏈。這一問題,同樣存在于生態農業、休閑旅游等產業發展過程中?!鄙疃涉傸h委委員、大茂社區書記姚順武說。
深渡鎮為進一步拉長做深枇杷產業鏈,首先在枇杷鮮果上作宣傳文章,通過舉辦枇杷節、馬拉松等賽事活動,吸引四方游客參觀游玩,開辟賞新安江美景,進枇杷園采摘的系列活動,進一步提高鮮果知名度,讓老百姓在青山綠水中真正受益。其次,規范枇杷深加工產業,投入400余萬新建既能參觀游覽又能體驗購物的新型一體化枇杷膏標準化廠房。既解決果農殘果、次果無法無法銷售的問題,同時也實現了果農增收。最后在拓寬營銷渠道上下功夫,開辟淘寶、京東等電商市場,與郵政、順豐的物流企業合作,實現原產地直發,運用直播平臺帶貨等形式銷售枇杷。
新安江全面禁捕后,深渡魚文化受到一定發展限制,來深渡品嘗新安江鮮魚成為一句空話。為確保深渡魚文化持續健康發展,深渡鎮黨委引進了昌中石斑魚基地,修復村集體泉水魚塘2個,達到了深渡魚文化持續發展,又進一步壯大了村級集體收入。
“深渡鎮與黃山旅游集團深化合作,整合山水畫廊旅游資源,精心打造山水旅游線路,旅游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黃山旅游集團正在打造200畝新安江畔花海,伴隨黃山旅游集團旅游項目實施,為深渡鎮高標準、高質量發展開辟了新路徑。黃千高速建成后,深渡鎮作為杭州千島湖和黃山風景區的重要節點上,未來可期。”深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范學斌介紹說。
體制機制“新生機”
歙縣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示范縣,深渡鎮大多地處山區、庫區,既肩負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任,又面臨經濟社會發展重壓。
作為皖浙兩省新安江保護建設試點縣之一,深渡鎮邊干邊學邊總結,如何為全國同類縣市區提供保護與發展的深渡模式?改革創新是關鍵。
過去1年來,“破舊立新、思想解放”的號角在新安江畔深渡鎮吹響。在高標準保護上,著眼新安江流域系統性生態修復,實施山水林湖草系統治理。在高水平發展上,引進老牌旅游公司——黃山旅游集團。但也有不少干部群眾反應,深渡鎮除了保護難,發展難,還存在缺資金、缺金點子、缺項目等方面的難題。為此,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深渡黨委謀劃一批可建設可實施項目,創建百里畫廊第一生態“特區”必須運用系統觀念、系統方法來推動改革,加大創新力度,形成新的制度紅利。
“我們將緊緊圍繞‘生態美,百姓富’的目標,把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需求轉化為具體精準的措施清單,創造更多具有全縣乃至全市推廣的經驗,建設百里畫廊第一生態‘特區’?!鄙疃涉傸h委書記劉和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