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文/圖 王茸)“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隨著貧困戶基地里金絲皇菊、大黃菊、貢菊菊花的相繼盛開,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詩中名句,正在十一月間的歙縣北岸鎮傳統古村落顯村中完美再現。
與詩中恬淡閑適的采菊場景不同,顯村菊花基地及烘房中到處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摘花、運花、曬花、擺花、烘花、裝花。一個個分工協作,團結有序。一朵朵金花從枝頭到烘房被有條不穩的安排著,伴隨著金花的出爐,貧困戶們的一年的勤勞付出得到了收獲,錢袋子扎扎實實鼓了起來。

北岸鎮顯村有貧困戶39戶102人,致貧原因主要為因病、因殘和缺乏勞動力。近年來,通過扶貧工作隊和幫扶干部們逐戶研究分析各戶致貧原因,逐戶尋找挖掘優勢資源,逐戶協作制定幫扶計劃,逐戶動員鼓勵勤勞致富,幫助貧困戶走上了一條“黨建+基地+貧困戶”致富道路,使全部39戶102人貧困戶通過種植“金花”實現脫貧,并穩步走上致富之路。

“黨的政策好,政府落實實,幫扶工作真。”貧困戶汪春紅每每提到幫扶工作都是滿滿的感謝。通過產業獎補,汪春紅種植了金絲皇菊、貢菊、大黃菊共3余畝,光是菊花一項收入就有25680元,人均純收入更是達到13880元,日子過得是紅紅火火。

據了解,由于金絲皇菊、大黃菊、貢菊種植病蟲害防治簡單、成活率高、勞動力需求強度較小、種植收益好,目前已成為貧困戶的當家產業,貧困戶通過“金花”種植戶均增收萬余元,為穩定脫貧邁入小康奠定堅實有力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