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文/圖 朱媛媛)9月16日,歙縣三陽鎮7個行政村召開大會,為26名工作隊成員頒發‘榮譽村民’的榮譽證書,以感謝駐村扶貧工作隊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這‘榮譽村民’的證書拿在手里暖暖的,既給了我滿滿的幸福感,又給了我重重的責任感,今后我會繼續努力的。” 2018年以來,作為三陽鎮高峰村的第一書記,方丹吃住在村,每天進村入戶了解情況,摸清貧困底數,研究脫貧方案。高峰村自然資源豐富,有茶葉、燕筍等知名農特產品,為了幫助到更多的困難群眾,方丹將電商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有效抓手,踐行“第一書記+電商”的精準扶貧新模式,為身處大山的鄉村產品找出路、拉商機。在村的兩年時間里,方丹扎根農村,聽民聲、系百姓,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因村制宜發展村特色產業,切實當好鄉村振興、脫貧致富領頭雁。

“駐扎白石源村兩年多了,今天拿到這個榮譽證書,真的是沉甸甸,能光榮的成為村內一員,讓我感覺很自豪。”2018年,當組織需要選派青年干部駐村扶貧時,祝姚生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組織的任務,打起背包就來到了白石源村。剛上任村“第一書記”的祝姚生,遍訪了白石源村的27平方公里的土地,他走遍了村里大大小小的自然村組,查詢了歷年村里大量的檔案。白石源村薄弱的村集體經濟和僅靠著山核桃、茶葉等傳統農業收入為主的農戶經濟,如何帶領全村脫貧致富這個難題擺在了他的面前。祝姚生和村黨總支書記洪祖信多次促膝長談,“咱們白石源村山青水綠,最好的出路就是依托綠水青山打造金山銀山”。他帶著班子走出去學、坐下來談,請來專家入村指導,充分論證交流后,村兩委的同志們堅定了發展生態旅游的決心,并逐漸確立了村莊發展的“四大工程”:道路拓寬、村莊改道、旅游集散中心建設、環境整治。如今,四大工程基本落了地,白石源村的生態旅游基礎上了一個大臺階。村里開辦了近30家民宿、農家樂,2019年游客數量已經突破4萬人,村里還多次成功舉辦了豐收文化節,吸引了中央電視臺等眾多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截止2019年底,白石源村貧困戶全面實現脫貧,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2萬元,祝姚生及他的團隊先后被評為全縣“優幫扶責任人”“優秀扶貧工作隊”“優秀扶貧工作室”。
每一個產業項目的實施,每一筆扶貧資金的爭取,都包含著扶貧工作隊的心血和汗水。正是在他們的努力下,三陽鎮659戶1675人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如今還余1戶2人,目前已進入鞏固提高階段。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扶貧工作隊員,早已成為村民心中的“榮譽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