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文/圖 汪靜蕓)一個最美家庭,是一個故事;十個最美家庭,是一種力量;成千上萬個最美家庭,鑄就起一個地方的文明形象。5月30日,借助三陽鎮首屆“品味歙縣·自在鄉村-徽杭古官道 大方茶旅文化周”平臺,歙縣三陽鎮文明辦、計生協聯合舉辦“最美家庭”表彰大會,羅來善等7戶家庭獲得表彰。
近年來,三陽鎮在抓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精神文明建設。以“文明”為核心,緊扣“家”字做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風,協調社會資源,提升服務水平,圍繞文明開展了內容豐富、扎實認真、形式多樣的系列工作,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創新發展等方面取得了實效。
創新品牌,形成文明建設社會共識。依托官方公眾號、官方抖音等方式開設“文明村居”“文明家庭”“移風易俗”篇,通過故事呈現、圖文表達將典型事跡傳達給讀者,成為廣大群眾學習文明知識、教育下一代的好載體、好幫手。并通過講最美故事、展文明風采,引導群眾發現最美、感悟最美、學習最美,在全域推動形成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文明新風尚。
辦實載體,通過群眾生活培育美德。通過各類大型活動典型選樹及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等途徑,將“最美”培育融入到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使之成為服務萬千家庭的一線陣地。目前,共有文明實踐所1個,文明實踐站7個,志愿服務隊7支,覆蓋全鎮7個村、50個村民組。常態化組織開展內容豐富、有益身心的文娛活動,使群眾在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受益、在受益中成長。實踐站凝聚了志愿者、“五老”等隊伍,成為凝聚引導群眾推進文明建設的骨干力量。
突出重點,廣泛培育踐行良好家風。家風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好家風撐起社會好風氣。近年來,“古稀宴”在三陽逐漸盛行,在外有為人士和本地鄉賢為本村70周歲以上的老人籌辦“古稀宴”,尊老愛老,傳承良好家風村風。每年通過“鄉村春晚”“送春聯”等活動傳唱典型,立出精神,傳播好風氣,把高尚的價值追求和美好的道德觀念傳遞給群眾,推動家風家訓“掛廳堂、進禮堂、駐心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