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文/圖 方文珺)傍晚時分,從歙縣坑口鄉政府駐地出發,漫步于鳳凰路上,約步行2分鐘,便能瞧見一處別有韻味的徽州庭院。馬頭墻、小青瓦、鏤空石窗、銅拉木門……跨步仰望門庭上方,刻有“擷景園”三字。

只見園內一株金銀花藤蔓翻過圍墻,奪窗而出,一簇簇、一籌籌的黃白花朵相間有序,結對盛開在綠葉叢中,清新自然。正如詩云“有藤名鴛鴦,天生非人種。金花間銀蕊,翠蔓自成簇?!苯鸹ㄅc銀花交融交錯,相依相伴,如鴛鴦戲水,形影不離,穿梭于綠葉間成對生、逐對落,不離不棄。每每微風徐來,枝蔓輕身搖曳間,暗香浮動,清馨幽長。

金銀花本名為忍冬,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之良藥,性甘寒氣芳香,既可泡茶也可入藥,極具清熱解毒、消炎祛火等功效,備受人們喜愛。

立夏剛臨,春夏交錯,在這個容易上火的季節,擷景園內的金銀花便悄然綻放,供路人觀賞,為主人清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