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文/圖 魏曉凡)歙縣岔口鎮鎮域面積93.6平方公里,境內地質脆弱,是地質災害的易發多發地區,點多面廣,有市級重點監控點1處,鄉鎮級隱患點16處,切坡建房 243戶,有葫蘆、慈坑兩座水庫及沿河兩岸4個低洼易淹村莊,遇連續強降雨等極端氣候,極易引發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汛期將至,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歙縣岔口鎮黨委、政府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澇,早動員、早部署、早落實,以“五個做好”扎實推進今年的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做好落實責任制。鎮成立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防汛應急預案,級級靠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加強統籌調度和協作配合;明確網格化責任人,研究制定了各聯村領導包村、村干部包重點部位,要求全體鎮干身體力行,深入一線,做到工作到位,責任到人,嚴密防范,確保工作不出現疏漏。通過在思想上、組織上、制度上、措施上、保障上等各方面做好一切應對準備,形成防汛減災強大合力。
做好汛前防范檢查并及時整改。為認真做好水庫汛期防洪安全,4月20日,縣水利局對該鎮轄區內葫蘆水庫、慈坑水庫進行檢查,詳細了解水庫防汛值班、水利設施運行、度汛措施等防汛工作。在現有防汛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查找薄弱環節,重點做好險村、險戶及容易形成內澇的低洼地段的險情排查。鎮負責統一調度,由各村負責,對轄區內河流、溝渠、沿線堤壩、橋梁等安全隱患點進行排查監測和造冊登記,確定專人進行負責清理、疏通水渠,對河流等重要地段加強巡邏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不留隱患、不留死角。
做好全方位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按照鎮黨委、政府安排部署,由各聯村領導負責,駐村扶貧工作隊、各包村干部、村“兩委”干部及時深入農戶家中,利用7個行政村大喇叭和LED顯示屏等設備滾動播放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標語千余次,廣泛宣傳防汛減災相關知識,確保人人知曉,提前做好災害防范措施。通過微信群、QQ群、村村通等媒體推送防汛減災最新動態和防范知識,提高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和自救逃生能力。
做好人員和物資準備。加強防汛物資、設備等儲備,對所有雨衣、雨鞋、電筒等防汛及應急救援設備作進一步檢查,充分做好人員物資準備和風情雨情傳送,切實細化防、避、搶、救各個環節的工作措施,充實防汛搶險的人員力量,確保防汛物資備得足、調得動、運得出、用得上,切實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做好應急值班備勤。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建立了信息通報制度,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匯總上報。認真收集、分析突發信息,并密切關注天氣動向,及時向群眾預警預報。不瞞報、不漏報、不遲報,確保信息準時送達,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