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江恒文 魏曉凡)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成為了全國人民的共識。然而,圍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也在危及人民的健康,給病毒傳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徑。2020年3月以來,歙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出“文明餐桌”倡議,歙縣岔口鎮積極響應此號召,廣大黨員和志愿者爭做“公筷行動”的“帶頭者”、“踐行者”、“推廣者”,并向廣大村民、農家樂、飯店、食堂等發出“文明餐桌”倡議,營造衛生文明健康的用餐文化環境,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戰”。
公筷公勺入食堂,引領健康新“食”尚。機關單位食堂作為踐行此項倡議的“排頭兵”,一些變化在悄然發生著。“每上一道菜,就會放置一個公勺,每個餐桌上,都放有公筷。在餐廳的醒目位置都張貼相關標識和宣傳口號。”該鎮食堂負責人吳茸茸表示,從3月份開始大力推廣公筷公勺行動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評,“我們結合第32個愛國衛生月宣傳活動,進一步將使用“公筷公勺”深入人心。”同時,倡導全體鎮干分三個時段分批進行用餐,也可以打好餐后回各自房間食用,提倡號召使用個人餐具,這一舉措有效降低了全體鎮干聚集帶來的風險;4月13日共有31名初三年級學生返校,岔口中心學校食堂推行錯時分批分餐制就餐的措施,積極響應歙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出“文明餐桌”的倡議,助力開學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據悉,4月21日將迎來36名初二年級學生返校,全校50名老師將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文明就餐的意識,并將付諸行動。
志愿服務在行動,公筷公勺強宣傳。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們對安全飲食的要求愈發強烈。為此,該鎮積極倡導大家使用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據了解,目前轄區內8家農家樂都張貼了公筷公勺行動宣傳海報,共擺放桌卡58塊予以提示。用餐前,服務人員提供公筷公勺,并引導顧客使用,避免食源性疾病的蔓延。在7個行政村宣傳欄,也張貼了“公筷公勺行動”宣傳海報。與此同時,廣大黨員、志愿者、網格員等進村入戶,宣傳使用“公筷公勺”的好處和必要性,呼吁村民積極參與到行動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文明餐桌的“帶頭者”、“踐行者”、“推廣者”。“轄區內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利人利己,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該鎮大坑源村村書記張健武說道。除了線下倡導,該鎮還在微信群、朋友圈發起了“文明餐桌”倡議,吸引了千余人參加,并呼吁大家文明用餐,贏得了村民們的點贊。
五一小長假即將來臨,該鎮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對轄區內各類餐飲場所加強監管力度,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為假期營造一個衛生文明健康的環境。同時倡導家庭就餐實行分餐制、公筷公勺制,擴大“文明餐桌”倡議的知曉度和參與度。餐桌上一筷一勺的細節變化,也會逐步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帶來文明新“食”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