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文/圖 汪慶勇 胡鴻斌)3月11日,歙縣長陔鄉組織全體鄉村干部50余人,在狐貍坑山場上栽植雷竹380株,面積達32畝,進一步鞏牢長陔鄉雷筍產業。

雷筍又名“雷公筍”,因早春打雷即出筍而得名,是春筍市場上最早上市的筍種。近年來,該鄉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加快雷筍產業發展,促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采取“黨建+基地+貧困戶”的經營管理模式,引導和扶持貧困戶大力發展雷筍特色種植產業,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黃山廣電臺訊(文/圖 汪慶勇 胡鴻斌)3月11日,歙縣長陔鄉組織全體鄉村干部50余人,在狐貍坑山場上栽植雷竹380株,面積達32畝,進一步鞏牢長陔鄉雷筍產業。

雷筍又名“雷公筍”,因早春打雷即出筍而得名,是春筍市場上最早上市的筍種。近年來,該鄉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加快雷筍產業發展,促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采取“黨建+基地+貧困戶”的經營管理模式,引導和扶持貧困戶大力發展雷筍特色種植產業,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