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誠信的種子播撒鄉村,讓金融的甘泉澆灌田野。歙縣將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高質量推動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努力探索出一條黨組織“牽線”、金融“搭臺”、信用“串聯”、群眾“唱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近日,在深渡鎮定潭村黃山花辰尹生態農業合作社加工車間內,數名工人正在分揀、烘制剛采摘來的金絲皇菊。合作社負責人、定潭村村民張興被評為信用AAA等級,通過授信申請,獲得了當地金融機構提供的10萬元信貸資金,為他擴大金絲皇菊種植規模提供了資金保障。他家今年種植的近3公頃菊花可產干花近3000公斤,產值可達50多萬元,同比增長15%以上。“貸款利率比較低、操作方便,而且是無抵押的、純信用貸款。申請沒幾天就批下來了,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張興滿是笑容地說。
無獨有偶,憑借良好信譽獲得低息貸款的還有徽城鎮七川村村民張冬寶。張冬寶去年6月流轉了近2公頃土地發展大棚蔬菜種植,目前基地內的芹菜、萵筍、茄子等蔬菜長勢喜人。今年11月他被評定為AAA級信用戶,通過申請獲得了當地金融機構發放的10萬元信用貸款,為后期購買多功能大棚膜和肥料提供了資金支持。“現在信用度都能變成真金白銀了,信用貸款資金隨用隨還,十分方便快捷。”張冬寶感慨道。
在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工作當中,歙縣創新制定“縣聯席會議-鎮黨委-村級黨組織-村屬黨支部-黨員”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指導五步法,做到村級黨組織負具體責任,黨組織書記親自抓,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參與信用村建設,配合信息采集、鄉風文明評定等,以點擴面、整村推進。同時將信用戶、信用村建設情況納入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強化黨組織牽頭,對信用戶進行監督、教育和管理,落實黨員帶頭,率先垂范,主動配合村級組織開展工作,提升信用程度,打造“以信用戶為榮、以信用等級高為榮”的守信用信氛圍。
與此同時,歙縣將信用村建設與增強鄉村治理能力,凈化鄉風民風相結合,將村民誠信納入村規民約,推動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普及誠信知識,弘揚誠信文化已成為一種新風尚。“通過信用戶的評定,不僅讓村里的創業能手獲得了低息貸款,更重要的是對家風的檢驗,對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推動作用很大。”深渡鎮定潭村黨總支書記張亦華介紹道。截至目前,歙縣已發放信用貸款330戶,共計6824萬元,完成2個選點鎮25個村農戶信用信息采集、信息錄入、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共采集農戶信用信息10956戶,建檔率為95.13%;評定信用戶10258戶,占入庫農戶的9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