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徽州雪梨成熟在即。歙縣上豐鄉雪梨種植戶及時對雪梨開展夏季田間管理,提高果品質量,為今年雪梨豐產豐收打好基礎。
日前,筆者走進上豐鄉溪源村的千畝徽州雪梨示范園,只見一片片梨林枝繁葉茂,滿樹的梨兒壓彎了枝頭,陣陣梨香沁人心脾。
果農吳貞琪是村里有名的科學種植戶,他家種了8畝多的徽州雪梨,每年僅梨子的收入就有三四萬元。“今年梨子長勢喜人,現在也進入了管理的關鍵時期,準備再追一次肥,提高果實的品質。”吳貞琪告訴筆者,做好雪梨管理是雪梨豐產的重要保證,不僅要疏果、追肥,前期還要及時套袋。采用了疏果套袋技術的雪梨果實大小一致、著色均勻,而且減少了病蟲害和農藥污染,果實品質得到了提高,經濟效益也大幅提升。
溪源村是徽州雪梨的主產區。2015年,當地通過農業開發項目和扶貧工程項目發展千畝徽州雪梨示范園,對老化、淘汰的雪梨品種進行改良。在種植技術和管理上,實行統防統治科學管理,先后成立了“歙縣徽州雪梨果品協會”“溪源聯兵果品種植合作社”,實行統一施肥、統一修剪、統一定型,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注冊“徽梨”品牌,徽州雪梨的知名度、附加值得到提升。“徽州雪梨通過高位嫁接,一棵樹平均能套四五百個袋,產量都有100多公斤。按照市場價每公斤6元,每棵樹收益在600多塊錢左右。”溪源村黨總支書記宋蓮子介紹。
近年來,上豐鄉溪源村依托“徽州雪梨”打造優質品牌,加大技術培訓,增加科技含量,這個只有180多戶700多人口的村莊現已發展梨園1600多畝,并輻射帶動鄰村也發展起了徽州雪梨。據介紹,目前雪梨畝產可達1000多公斤,戶均收入突破1萬元,已成了當地農民致富的重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