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立足本地實際,緊扣理論政策重點、社會生活熱點、群眾日常需求等,在全面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過程中,創新建設模式,整合各類資源,努力將其打造成理論宣講的“大課堂”、貼心暖人的“大家庭”、踐行文明的“大舞臺”,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步入徽城鎮漁梁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涵豐富的傳習走廊、設施完備的大講壇、極具特色的宣傳欄,讓人耳目一新。該社區以“標準化陣地、特色化傳習、人性化服務”為方向,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整合道德講堂、市民文明學校等載體和資源,將黨員干部、先進人物、專業人士、社會志愿者吸納進實踐宣講隊伍中來。同時將群眾性文體活動、“爭渡”志愿服務品牌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特別是典型培育樹立等方面積累的經驗,深度融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將活動場所建在群眾身邊,打造‘家門口’的實踐陣地,讓廣大群眾真正從文明實踐中得到實實在在的文明參與感、獲得感和認同感。”該社區負責人表示。
文明實踐活動接地氣,才有生命力。據悉,目前歙縣已經成立1個縣級文明實踐中心,28個文明實踐所,192個文明實踐站,實現地域全覆蓋,并根據實際情況整合黨員活動室、會議室等場所資源,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講堂,開辟閱讀專區(角),配齊相關黨的理論學習書籍,充分利用走廊、過道、墻壁布置“習語”長廊,濃厚宣傳氛圍。同時不斷深化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根據行走新安江、扮靚我家園、關愛在身邊、守護大自然、綠色文明游等不同項目,進一步挖掘歙縣本土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志愿服務內容,做到月月一主題,月月有成效,以不同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讓文明實踐有成效,更有“溫度”。
截至目前,全縣共開展送理論下基層、健康衛生教育實踐、法治宣傳、公民道德建設教育、民生保障宣傳等各類文明實踐活動719次,宣傳教育引導干部群眾達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