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最美四月天。迎著和煦春風,歙縣城鄉春意盎然,桃花、梨花、櫻花、玉蘭花相約綻放,藍天下,青山中,一團團,一簇簇,如彩帶般開得熱烈,吸引著一撥又一撥游客前來踏青、賞花、攝影,暢享“醉美”春光。和煦春風吹開了春花爛漫、吹綠了楊柳吐新,也吹熱了“踏青經濟”。
自3月中旬以來,在被中外攝影者稱為“山村最佳攝影點”的霞坑鎮石潭村,層巒疊嶂、連綿起伏的千畝油菜花海,吸引著眾多慕名前來踏青賞花的游客徜徉在歡樂的春光中,感受濃濃春意。借著“踏青賞花”的春風,石潭村的農家樂經濟也是節節攀升。今年68歲的吳朱康是石潭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早在1989年就在村里開起農家樂,招待游客和攝影愛好者。隨著旅游熱的升溫,幾年前吳朱康改造了庭院,蓋起了新房,一次性可接待近百人就餐。“一年有10多萬元的收入,現在很多游客都是通過網上或電話預約,住宿登記都排到‘五一’了。”吳朱康告訴筆者。
在吳朱康的帶動下,當地村民也都轉行搞起了旅游。2018年石潭村攝影產業收入2000萬余元,村民人均收入從2010年的6000多元增至近兩萬元,通過“綠水青山”發展“賞花經濟”,讓當地村民走上了富裕路。“現在全村有58家農家樂,年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規模大的、經營得好的農家樂,一年可以掙個二三十萬元,稍微少一點的,一年的凈收入也有幾萬元。”暢談起鄉村旅游帶來的豐厚回報,吳朱康樂開了懷。
最美人間四月天,踏青經濟悄然來。在深渡鎮陽產、岔口鎮大坑源、杞梓里鎮英坑、王村鎮霸王山、徽城鎮問政山……“踏青經濟”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無論是星羅棋布的農家樂接待戶,還是遍布城鄉的大小商家,一撥撥到來的游客讓這個季節變得忙碌而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