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新聞網3月6日訊(文/圖 汪文俊)初春,正是魚類洄游繁殖的好時節。3月6日上午,歙縣公檢法司及漁政管理部門聯合組織,在新安江上游的豐樂河段,進行了全縣首次非法捕撈當事人生態賠償增殖放流活動。此舉既有效懲治了非法偷獵捕魚、破壞水生態環境的違法分子,又提升了群眾的生態保護和守法意識。
該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力推進漁業綠色發展,實施嚴格的禁漁期制度和水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加大對漁業及水生物資源的保護力度。設立魚種保護專項資金,切實保護好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
據縣漁政管理站負責人介紹,自1984年起,該縣就把每年的3月20日—5月20日確定為全縣的禁漁期,去年開始,又對街源等三條主要支流實行全年禁漁,并加大了對非法捕魚的打擊力度。2004年至今,堅持每年實施兩次人工增殖放流,主要放流花鰱、白鰱、草魚、鯽魚、鳊魚等可凈化水質的魚類,目前,已累計投放魚苗9千余萬尾,投入資金6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