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3月6日訊 近年來,歙縣深渡鎮立足各村資源環境條件,因地制宜,創新思路,積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取得了一定實效。2018年,全鎮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00多萬元。
依托區位優勢,增加集體紅利。依托鄉村旅游,通過提升旅游配套設施、古民居風貌保護、新安江流域保護及人居環境整治等為景區和游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實現服務創收。近年來,漳潭、綿潭兩村借助“新安江山水畫廊”旅游品牌,緊緊抓住景區旅游發展的良好機遇,通過發展農家樂、休閑觀光農業,以及利用村內集體資產為旅游業提供服務等形式,增加村集體的服務經營性收入,兩村每年可分別創收近30萬元。
盤活閑置資源,激發經濟活力。整合開發村內閑置房屋、資產、土地、水塘、林場等資源,采取統一經營、對外承包租賃、股份合作等形式進行開發利用,實現經營創收。如,深渡社區積極摸排閑置房產,對原物資供應站進行改造并對外出租,用于服務發展餐飲業、通訊業等,每年增加收入10萬余元。大茂社區開發村內閑置水庫,利用水庫位置優勢和周邊景觀優勢,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深渡籍旅外人士創辦集“民宿、餐飲、觀光”為一體的千百渡莊園,采取資源入股的形式,每年為村里帶來5萬余元分紅收入。昌中村利用村內溪流資源,引進船形灣泉水養魚項目,通過資源出租、扶貧資金投入合作增加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三源村通過對外發包水庫、魚塘等閑置資源,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
立足特色農業,拓寬增收渠道。立足農業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充分利用好“三潭枇杷”品牌,主動延伸枇杷產業鏈,提高枇杷附加值,實現產業創收?;丛创宄闪ⅰ懊尴G色枇杷專業合作社黨支部”,走黨組織+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為果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利用有償服務發展集體經濟,枇杷合作社收入5萬元。大茂社區正在建設枇杷深加工標準化廠房,發展枇杷膏、枇杷蜜、枇杷罐頭等產品,同時為游客提供銷售、參觀、體驗等功能,預計建成后該村每年集體經濟收入將增收近20萬元。
下一步,深渡鎮將繼續抓住特色小鎮建設和百里大畫廊建設契機,堅持抓發展、抓創新,積極謀劃一批有發展前景的項目,不斷增強村級“造血”功能,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