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降水天氣,引發的地質災害可能性進一步增大。歙縣各地嚴陣以待,及時響應,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強化預警預測,嚴防地質災害發生帶來損失。
“由于近期以陰雨天氣為主,太陽板發電難度大,必須及時更換電池,確保自動雨量監測站能夠正常運行。”2月28日上午,在平均海拔超過600米的皖南山區歙縣金川鄉,歙縣國土局會同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黃山站、黃山市氣象局對設立在這里的5處自動雨量監測站逐一進行檢測維護。市氣象局工程師呂濤介紹,通過高密度的水文監測網絡建設,實現水雨情信息的網格化監視,并運用網站、手機APP,可以第一時間掌握水雨情動態和發布水雨情預警預報。
與此同時,針對持續的降水天氣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歙縣加大地質災害點的巡查監測力度。連日來,在金川鄉仁合村外東山自然村,地質災害點監測員吳春法經常冒雨到監測點進行查看。“只要是下雨天氣,每天都要看3次。”已經做了近10年災害點監測工作的吳春法告訴筆者,像今年這樣的持續降雨天氣他還是第一次遇見,仁合村外東山自然村依山而建,村部一前一后都是山體滑坡和崩塌地質災害點,連續的陰雨天必須增加監測頻次。
受持續降雨影響,歙縣境內土壤日趨飽和,極易形成山洪災害和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歙縣各地強化了值班調度,緊緊圍繞地質災害點、山洪易發區、水庫、屋頂當家塘、低洼村莊和學校、切坡建房、在建涉水工程、景區景點等防汛重點地區、重要部位,加大隱患排查和隱患處置力度,按照以防為主、全力搶險和防抗結合的原則,全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