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在歙縣新溪口鄉塔坑村一家農家樂過春節的上海客人洪先生一家動身返程。還沒走就開始念叨“明年還要來過年”。
今年,到塔坑村過春節的外地客人近20戶。這一數據和往年同期比,翻了三四倍不止。
塔坑村是以避暑和柑橘采摘游為特色的村,在冬季旅游市場并無優勢,為何如今也能吸引游客過冬?
“環境好了。”村黨總支部書記余金炎言簡意賅。
洪先生也重復這句話。他來塔坑村旅游已經有七八年之久,但都是來避暑和采摘柑橘的。去年10月來采摘柑橘時得知,新安江沿線全力打造皖浙一號風景道,這讓他打起了到塔坑這個江邊漁村過年的念頭。“這個春節到有江有水有魚有土樓的江南小村落過年。”他說,全家人全部贊同這一提議。果然,有垂釣、有江霧、有晨曦,大年三十,一家人窩在農家樂里吃著土菜,看著春晚,格外心安。
環境好不只因為“有江霧、有晨曦”。這兩年,塔坑村和溪口村、連山村以“三村聯創”的形式,開展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創建,村莊環境已經大變樣。
“沿路沿江上來都是好風景。”江蘇客人吳天生說,破舊柴火棚、荒廢鐵皮棚以及旱廁、豬圈等拆除,整成了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美化了庭院;修建了停車場、觀景臺等,提升了沿江沿路的通透性和風景的可觀性,在冬日里也頗顯生機。讓他感慨的是,這一路上來,三個村的風景都是連貫的,偏僻區域也有小點綴。“做精了細節。”他說。
讓游客更感意外的是,塔坑村還有朝山尖土樓群、徽杭古道,依“百歲山”山勢而建,青山與土樓相映襯,古道深藏深山,意境頗足。大家說,好山好水好人家讓更多人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