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方志)近日,走進歙縣森村鄉筍干加工廠,滿目都是已經剝好筍殼白花花的竹筍肉。當地30多位村民分工協作,他們動作熟練的進行削皮、蒸煮、浸漂等作業。浸漂之后的竹筍將被切片上架,然后放進烘房烘烤,烘烤工序結束后,就成了金黃黃的筍干產品。

“我們正日夜不停地加工竹筍,已經是滿負荷生產,每天收購加工鮮筍1萬多斤,成品筍干、筍衣源源不斷地銷往外地市場。”為促進當地群眾銷售竹筍增收,農村黨員江紅軍帶頭建起了筍干加工基地。“今年我們廠的竹筍產品銷售不成問題,可以說能生產多少就能銷售多少,產品供不應求。預計今年收購鮮筍20多萬斤,為農增收40多萬元。”

森村鄉生態環境好,所產竹筍品質優。為做好生態文章,增加群眾收入。該鄉積極探索森林生態產品加工銷售,打造“森呼吸·林距離”特色農產品品牌,提檔升級產品品質,把產品推向鄉村旅游土特產市場,助推鄉村振興。當前,培育生態竹林1.6萬畝,每年鼓勵群眾加工筍干10萬斤,銷售收入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