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是痛苦的,成果是喜悅的!近日,歙縣森村鄉“菊花大王”程付強在朋友圈里發了這樣一句話。簡單的一行字將他十多年辛勤研究培育菊花的過程總結得淋漓盡致。
早些年,程付強在省城合肥經營有一家商貿公司,在線上線下主打銷售菊花茶特色飲品,由于市場銷路不錯加上自己踏實肯干,程付強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當時市場上的金絲皇菊一斤就要一千多,而且還得通過關系才能拿到貨,到最后有訂單沒有貨發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種情況持續了2年,就因為這個缺貨現象,使我想回到老家創建基地的想法。”程付強告訴筆者。
時間一晃就到了2011年。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
帶著初始資金,一心想在家鄉帶領群眾發展菊花種植實現脫貧致富的程付強回到魂牽夢繞的故鄉--歙縣森村鄉漁岸村。
知之非難,行之不易。然而,事情并沒有程付強想象的那樣簡單。黃山地區上半年雨水較多,然菊花不耐澇,加上不懂栽培菊花技術。第一年10余畝金絲皇菊,投資10余萬元,菊花才收獲1萬多元。到第二年,心有不甘的程付強擴大種植面積,雖然結果較第一年略有好轉,但還是虧損了5萬多元。
種植菊花人越來越多,同質化的品種將菊花價格一壓再壓,加上不耐旱不耐澇的菊花受天氣影響無法生存。迫于這樣的市場行情,一個大膽的想法在程付強心中埋下了種子。

在金絲皇菊上增加香味或者不同顏色來改變品種,并提高菊花的抗旱抗澇性。方向已經明確、號角已經吹響。程付強一門心思投入到研發菊花品種當中,他一邊購買相關書籍進行學習研究,一邊走南闖北開始拜師學藝。他先后拜訪天津、江蘇,廣東、河南等地,都以失敗告終。心灰意冷的程付強逐漸失去了信心。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偶然一次了解到“中國菊藝大師”李建祥在招“菊花學徒”,這又再次點燃了程付強的激情。看到如此虔誠的程付強,李老毫無保留的把菊花種植培育技術教給了他。
事雖難,做則必成。程付強回到漁岸村成立了歙縣霜蕊菊花研究所,在自家基地有限的基礎上,通過菊花雜交育種新技術,收獲“黃山貢菊”“金絲皇菊”等十幾個新品種,不斷提升植株的抗旱、抗病蟲害、耐澇能力。并研發出“多功能茶菊沼液藥肥”等新發明專利,為菊花綠色原生態種植提供支持。并在2021年已收獲食藥用“黃山貢菊”“金絲皇菊”“徽州皇菊”等菊花品種雜交種子千粒以上,這在全國都已經達到了領先水平。
“這一路走來確實不易,有想過放棄,但幸運的是自己堅持了下來。”今年二月在全縣農業工作會議上,程付強被評為2022年度歙縣農業產業發展優秀人才。

近日,在漁岸石坑源的農田里,不時傳來孩子們的歡呼和雀躍聲。程付強給一邊給漁岸村教學點學生們講解,一邊示范菊花種植的全過程。
在收獲榮譽的同時,現在,來歙縣霜蕊菊花研究所參觀學習交流的學者領導越來越多,程付強的菊花培育種植之路也越來越紅火了。
未來,程付強計劃成立菊花栽培培訓、植物源、生物源藥肥配置培訓中心,打造一條以黃山貢菊為點綴“O型”黃金旅游線路,以茶、菊培訓學習為主題,集景點、培訓、旅游、觀光一體化的產學研基地,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森村鄉 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