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新聞網訊(圖/文 王潔麗)近日,歙縣王村鎮鎮村干部、基層網格員走村入戶,擦亮駐村夜訪基層治理工作機制,用腳步、用真情解民憂、解民盼、解民愁,貫徹“一改兩為”精神推動基層治理水平,營造良好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
調解室解民憂
歙縣王村鎮把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能融入基層社會治理,以為民辦事解憂為出發點,堅持用真心化解矛盾,鎮司法所牽頭公安、法庭、民政、信訪、交通、資規、農業等部門成立了“功理”調解工作室。
“功理”調解工作室緊盯糾紛化解“一站式”服務,整合各部門資源,踐行矛盾糾紛一個地點辦公、一個窗口受理、一個聯動網絡、一條流轉線路、一個口徑回應、一個流程辦結、一個責任落實“七個一”機制。對不同群眾訴求因案制宜、菜單化選擇參與部門,一攬子解決群眾各類訴求,為群眾提供預、調、裁、訴一站式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功理”調解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共計化解各類糾紛12起,回訪12次,群眾滿意度達100%。
大走訪解民盼
為改變傳統茶葉粗放型管理模式,提高茶葉整體質量和產量,王村鎮橫聯村高次坑組茶農對茶園六統一科學管理需求性較高,王村鎮多次結合“駐村夜訪”深入橫聯村高次坑組與廣大農民交流,前后共召集涉及到83戶茶農召開了四次戶主大戶。在會上,鎮農業科技人員與茶農分享種植經驗,展望416畝茶園“六統一”的遠景,對茶農開展茶葉技術現場培訓和科技知識講解,實實在在把科技知識送到了群眾身邊。
巧協調解民愁
歙縣王村鎮積極踐行“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出鄉鎮”的矛盾化解理念,通過矛盾糾紛化解,讓工作重心下移,千方百計把問題解決在網格內、化解在萌芽狀態,通過駐村夜訪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全鎮六個村成立了由村“兩委”班子成員、網格員、轄區民警、專兼職調解員組成的矛盾化解小分隊,依托網格員日常駐村夜訪、走村入戶強化矛盾糾紛動態排查,解決群眾鄰里糾紛、生產生活的煩心事,做到能解決的當場拍板解決,對于歷史遺留問題確定解決方案、分步化解。
下一步,歙縣王村鎮將繼續深入推進“駐村夜訪”活動,堅持“黨建”引領和問題導向,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拿出實招切實解決群眾牽腸掛肚的憂心事、煩心事和天天有感的民生小事,真正使“駐村夜訪”成為密切黨群干部關系、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促進鄉村振興的基層社會治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