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新聞網訊(圖/文 方志)“香榧苗分公母,配合種產量好……”人勤春來早,香榧種植忙。近日,黃山市歙縣坑口鄉陽坑村的山地、茶園內一派繁忙景象,農戶們在該鄉林業站的技術指導下栽種香榧樹苗。
“本次總投資20萬元,采購香榧苗3000多株,預計可以在荒坡地和茶園種植130畝。”該鄉林業站站長張鳳池一邊安排人員分揀香榧苗,一邊笑著說,“我們這次的種植苗大的已經有7年樹齡,預計再過幾年就會掛果,將有120余戶農戶隨著掛果量增多實現逐年穩定增收。”
為積極盤活山地等閑置資源,鼓勵農戶在有限土地資源上做好“文章”,該鄉陽坑村駐村工作隊外出學習了一條茶園套種香榧的發展思路,即在茶園套種香榧不影響農戶茶葉采摘,村民短期收入不減少,香榧掛果后村民又可獲得長期穩定收入。這種長短結合的發展模式,很快吸引了越來越多農民群眾參與。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該鄉陽坑村不僅僅引導農民加快香榧種植,還形成了光伏發電、生態茶園、泉水魚養殖基地、竹制品加工等多種集體經濟發展項目,不僅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也切切實實提升了農民收入。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大農民群眾是主力軍,我們將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他們的“造血”的內生能力,為共同富裕打好基石,做好準備。”該村駐村工作隊長洪威滿懷信心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