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新聞網訊(圖/文 黃泓波 吳森林)“這個火熜見爺爺用過的。”“這是蓑衣,是太爺爺小時候下雨天用的。”……在歙縣北岸鎮五渡村史館展廳內,參觀者們駐足觀看,一段段翔實的文字介紹、一張張真實的老圖片、一件件老物件展品印記著五渡村幾十年翻天覆地的改變,見證著五渡人民辛勤和勞動的成果,人們感悟著近年來鄉村振興帶來的變化。
“這些物件也不是值錢的家當,卻是我們村發展變化的縮影。記得過去人們吃過的苦,才能更珍惜今日幸福生活的甜。要帶孩子們經常來看看,接受這樣的教育,讓他們感受到家鄉發展變遷。學會感恩現在的生活。”由村民提供的老物件勾起了吳冬娣對往昔的回憶。
“館里不少東西都是村民們為了支持修建村史館,把自家珍藏了幾十年的老物件捐贈出來的。不僅讓老一輩看得見摸得著鄉愁、還能讓逢年過節返鄉的游子對比過去,見證五渡發展。”五渡村第一書記方亞光說道。
下一步,歙縣北岸鎮黨委政府將發揮五渡方璧紀念館和村史館的作用,滿足北岸鎮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潛移默化地激發著北岸人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振興鄉村的激情,更要將其建設成為基層黨員干部、普通群眾、青年學生追本溯源、增強黨性、傳承文化、匯聚動力的紅色思想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