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新聞網訊(圖/文 宋如群) “新安夜話”話發展,政企同心促振興。為充分挖掘特色資源優勢,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1月10日下午,歙縣上豐鄉邀請縣財政局、縣稅務局、縣人社局,縣投促局,縣工商聯以及鄉域內11位杰出企業代表參加“政企同心談”企業座談會,圍繞上豐鄉“土特產”產業發展,探索共富新路徑。
開門見山,直面難題
“值此新年來臨之際,想借此機會開展這個座談會就是想和大家談談心,說說真心話,希望大家有話直說。”上豐鄉鄉長葉林濤的一席話打開了大家的話匣子。各位企業家代表結合近年的發展情況,講問題,說想法,談建議。
“近年來受疫情的影響,我們公司在發展上收到了嚴重的制約,總產值持續下降,公司項目實施、驗收受阻,竣工日期后延,收入不及預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同心協力,加快招商引資,積極推動鄉鎮企業項目建設。”虹濤建設代表人江觀良說道。
“現在,一些專業人才、大學畢業生都向往大城市的生活,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人口大量外遷。農村老齡化,空心化等問題越發突出。關鍵人才的缺失成為制約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瓶頸。”錦橋財稅代表人說道。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要做好人才工作必須運用好人才的感情歸宿,應抓牢親情鄉情這根紐帶,用鄉音動人,用鄉情引人,讓“走出去”的鄉土人才“走回來”。持續優化人才引入政策,抓好各類人才培訓工作,樹立人才典范,讓“走回來”的鄉土人才“留下來”。
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始終大于挑戰
四季花果香,美景入畫來。水果經營戶汪躍中說道:“我是土生土長的上豐人,也是從上豐走出來的。上豐鄉土特產種類豐富,一年四季,花果飄香,春有茶葉,夏有黃桃、雪梨,金秋燈籠柿、金絲皇菊,冬有綠梅。但是我們產業種植缺乏整體性規劃,大多數是散戶種植,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數量少,難以形成市場化規模。”
對此,歙縣投資促進局局長潘偉表示,數量少,但“品質精”是我們的優勢啊!要立足我們的優勢,突出地域亮點,走出一條屬于我們的小眾化發展的特色路線。依托得天獨厚的優質資源,加之上豐鄉獨特的土壤、氣候優勢,著力培育產品精質量優價格美的農產品。并以此為切入點,打造金色富民品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推出鄉村休閑體驗產品,開發民宿、鄉游、攝影、采摘等“沉浸式”體驗項目,推動鄉村休閑旅游業高質量的發展。
群策群力,奏響發展最強音。
歙縣上豐鄉將堅定不移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保護歷史生態資源,以保護重點古村落為切入點,在挖掘古村落古民居的同時,做到保護與開發并重、傳統與現代融合,推動鄉村農文旅一體化發展。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發展紅色旅游,擦亮紅色底色,打造具有特色的紅色廉潔文化品牌。推進綠色產業發展,改良篩選優良品種,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專注產品優勢,做精做細、做優做強。進一步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由賣原產品到賣制成品轉變,推動產品增值、產業增效。讓綠色,紅色,金色,古色相得益彰,為打造多彩上豐持續發力。
與會的縣直單位代表人紛紛表示,我們心中要懷有對未來發展美好的愿景,以一種飽滿的精神狀態繼續開拓前行,在未來的發展里,對符合產業政策、經濟效益好的行業和項目實行傾斜,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最后鄉黨委書記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努力創新打造營商環境新的高地,為實現上豐鄉高質量的發展聚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