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文/圖 陳熹)為著力解決老年群體當前急愁難盼問題,進一步實施“十項暖民心”民生工程,提升公共養老服務水平,徽城鎮以“三完善”助推老年服務工作,在“一策一行”間尊老、愛老、養老、助老。
抓實機制,完善“老有所養”。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形成兜底線、保基本、可持續的養老工作基本盤;嚴格落實鎮干“包村(居)包戶”制度,對“空巢”、失能、五保、殘疾、高齡等特殊老年群體登記在冊,落實到人,定期走訪慰問,分戶研判養老問題,實現“一對一”精準助老;以完善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工作機制為抓手,暢通低保助殘等補貼發放流程,適時管理調整,應保盡保,確保等級評定準確,補貼發放及時;結合“一改兩為五做到”要求,定期總結經驗,創新方式方法,充分保障老年群體行動安全、收入穩定、生活幸福。
聚焦民生,完善“老有所依”。進一步推動老年食堂建設與管理,整合助餐資源,改進標準和服務,掌握用餐需求,宣傳餐點分布,聽取群體建議,注重配餐營養均衡,讓老年群體吃得滿意、吃得放心;圍繞“打造最干凈城市”、“最美庭院”、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幫助老年人打掃庭院,修繕房屋,為老年群體提供舒心干凈的居住環境;強化老年群體健康監測,加強轄區60歲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種工作的摸底排查與宣傳動員力度,普及疫苗防護知識,消除老年群體顧慮,筑起群防群治堅固防線。
瞄準需求,完善“老有所學”。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村(居)????老年課堂、黨群服務中心等,為老年群體提供學習好去處;分類建好老年人需求臺賬,立足老年人身體、心理、愛好等特點,以豐富精神生活為目標,推廣健身操、棋牌、戲曲等文娛活動,結合本地文化項目特色,讓課堂課程接地氣,老年特長有發揮,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無縫貼合;豐富志愿教學活動,指導老年群體運用智能手機、互聯網等信息化設備,讓老年群體政策民生“掌上看”,證件保險“家里辦”,進一步消除老年群體“數字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