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文/圖 方志)近日,走進歙縣坑口鄉瀹潭村上村頂孫氏祠堂,10多名能工巧匠正使用傳統手藝打造木制構件,為修復古祠堂揮灑汗水。
隨著美麗鄉村和自然村整治的不斷推進,村容村貌大為改觀,但破舊的老祠堂越發顯得格格不入。為弘揚傳統文化,加強古祠堂保護,助推文旅融合,該鄉黨委、政府以中國傳統古村落連片保護和新安江旅游航道建設為契機,深挖古祠堂文化新內涵,以加強保護為原則,弘揚發展為方向,建設古祠堂成為旅游接待中心、民俗文化展示場所等,切實讓古祠堂發揮文化傳承和文旅融合“有看頭”“有玩頭”的歷史建筑。

“坑口鄉瀹潭村下轄四個自然村均為中國傳統古村落,省保就有明代建筑方春福宅,掛牌歷史建筑就有70多幢,近年我們投入數百萬元修繕瀕臨倒塌的古祠堂、古建筑7處,不僅挽救了文物,還讓我們這里成為了看的見山,望得見水,記住鄉愁的好地方。”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