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文/圖 胡國鋒)徽城鎮漁梁社區以“爭渡”基層書記項目領航,實施“三抓一增強”黨建工程,以“多網融合”(黨建網、綜治網、防控網)、“多元共治”(法治、德治、智治、自治),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先后榮獲全國學雷鋒“四個100”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第二十屆全國青年文明號、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全省安全社區、第八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等稱號。

法治保障。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爭渡”法治廣場陣地,結合“國家安全教育日”“6.26”國際禁毒日“12.4”憲法宣傳日開展法治書畫展覽、法治視頻展播、法治文藝演出等活動50余場,發放各類宣傳資料30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510人次;落實社區“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聘請專職律師任法律顧問,設立法律援助工作聯系點,常態開展送法活動8場,及時參與糾紛調處、合同審核等法律事務。
德治教化。深化法治、德治融合,以建好“堂”、“立好規”選好“人”為切入口,用身邊人、身邊事接力標識全域文明高度,以柔性互動推進剛性約束。爭創漁梁道德講堂、“爭渡”學堂,按月舉辦講座,受眾3000余人次,制定漁梁社區居民公約、漁梁爭渡“三句半”等一批通俗易懂的鄉風文明規范,挖掘、選樹培育“中國好人”方華清、吳笑梅、“全國最美家庭”巴勝子等先進典型,構建從先進典型培育,到道德故事傳播,再到道德感悟踐行的道德建設“生態圈”。
智治支撐。推動“黨建+綜治+疫情防控”等多網融合,構建以社區黨總支為核心,以6個網格、43個網格單元為主體的組織體系,加快“智慧社區”試點,用足用好“e治理”“雪亮工程”等治理平臺,完善“智能+政務服務”,打造以“手機終端、音頻+流動小喇叭、攝像監控、熱線電話、網上事務處理”的網絡綜合管理平臺,實現掃碼時時關注、指尖觸碰信息,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作用。
自治強基。實行“三個一”工作法,即一支志愿者隊伍(“爭渡”服務隊2021年被市委政法委授予“最給力平安志愿者隊伍”榮譽稱號),完善“爭渡”志愿者登記注冊、積分兌換等制度,從嚴落實招募、培訓、管理各個環節,今年來703名在冊志愿者累計參加疫情防控、平安建設等志愿服務1850余人次;一個議事協調機制,按照“有覺悟、有威望、有能力、有熱情、有精力”五有標準選聘道德模范、退休干部等28名鄉賢,成立“群賢共治議事會”,發揮親緣、人緣、地緣優勢做好民生實事、糾紛調處;一批服務平臺,搭建“紅色議事廳”“小圓桌議事廳”,設置“三社”聯動、益行青少年E站等社會服務平臺,以“多單位、微治理”方式解決群眾訴求58件,化解矛盾糾紛2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