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圖/文 朱雅雯)10月24日,走進歙縣桂林鎮石河村,新增的公交車位已經畫好,布射河沿線的護壩道路、配套欄桿也均已完成施工,自開展“駐村夜訪”以來,聯村鎮干和駐村工作隊通過入戶走訪搜集來的民情民意,正通過一項項暖民心工程得以落實落地,村莊的人居環境、村民的生產生活水平、群眾的出行條件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據悉,石河村位于歙縣客運站至桂林鎮黃村村的926路公交沿線,是一個春可賞花、夏可摘桃、秋可采菊、冬可體驗特色民俗的小村莊,自從926公交開通以來,村民們進城更加便捷,行程也更加安全、舒適。今年以來,通過鎮村干部的多次入戶走訪,也反映出多數村民的一個共同需求,即希望公交能夠通到村口的大樟樹下,以便打通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駐村夜訪”問需于民,在走訪得知群眾的基本需求后,鎮黨委第一時間與縣交通局對接,目前公交車位已經施劃結束,其他相關程序也正在進行,村部通車指日可待。
同時,為妥善解決部分群眾提出的河壩道路和護欄的安全隱患問題,鎮項目辦及時對接資金40萬元,及時完成了河邊繞村護壩道路的硬化,并配備了新的防護欄,為群眾的安全出行提供了有效的基礎設施保障。

“駐村夜訪”問民需、解民憂,不僅群眾的幸福指數提升,鄉村振興發展也提速增效。自開展“駐村夜訪”以來,鎮村干部每走訪一戶,都會圍繞“鄉村振興、征地拆遷、就業入學、鄰里關系、醫療社保”等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開展排查,通過將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困難逐一登記,并梳理建立臺賬,確定整改措施、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有效促進了部門聯動解民難題,真正將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轉化為了暖民心、促發展的項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