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文/圖 朱雅雯)8月以來,歙縣桂林鎮出現持續高溫少雨天氣,河流、水庫蓄水下降,部分區域出現干旱缺水現象,鎮黨委政府迅速采取科學抗旱措施,責任上肩,壓力下沉,積極組織干部群眾開展抗旱自救行動,保障生產生活用水需求,確保秋糧豐產豐收。

因地制宜,送水“解憂”。針對當前旱情,鎮村干部對全域群眾生產生活用水情況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關心關愛老弱病殘等困難群體,為因干旱無法自行解決飲水問題的群眾提供“送水上門”服務,每日由專人抽水、送水,直至用水問題緩解。在連川村里紅坑組,除了送水員每天下午為群眾送水解憂之外,該鎮還及時對接水利部門,采取鉆井取水的方式進一步解決群眾用水難問題。

合理調度,輸水“解渴”。當前正值秋收作物生長發育旺盛期和田管關鍵期,農業灌溉用水需求量大,該鎮第一時間按照《抗旱保供保灌應急預案》要求,有序組織經營主體、種植農戶開展抗旱保收、錯峰輪灌行動,通過從揚之河、布射河、山塘等水域抽水、引水、提水,及時為農田澆灌“解渴”。在桂林村的鮮食玉米栽培示范園和竦口村的高標準蔬菜大棚內,農戶通過可移動式噴灌機和抽水泵,源源不斷地將河水引入水渠,送到田間地頭,確保農作物正常生長,為秋糧豐產豐收打下扎實基礎。

營造氛圍,節水“解壓”。結合本年度“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宣傳主題,該鎮及時開展節水宣傳活動,緩解抗旱用水緊張,通過懸掛節約用水橫幅、擺放節水宣傳牌,LED顯示屏播放節水宣傳標語、微信推送節水信息等方式,有效普及節水知識、推廣節水常識,倡導群眾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用水習慣,爭當節約用水的倡導者、踐行者,在全社會營造“節水、愛水、護水”濃厚氛圍。

截至目前,該鎮已累計出動送水車17次,為群眾送水20余噸,組織灌溉水稻、玉米等各類農作物面積10200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