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文/圖 周晴)近年來,徽城鎮新路村深挖農旅資源,推進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激發集體資源新活力。新路村全面激發村黨支部的凝聚力、組織力和戰斗力,摸清各組“家底”,制定各類產業資源臺賬。為最大化盤活飛山兩塊閑置土地,經過專業勘測和集體研究,其中一個地塊引進了桂林石河村增產優質品種水蜜桃樹700株,種植了花朵藥用、果子泡酒的綠梅500棵,同時聘用村里種植能手對果園進行常態化管理。今年首次結果,收益預計可達2萬元。另一地塊預備搭建約40個蔬菜大棚用于出租,搭建完成之后預計每年收入20萬。下一步,新路村將進一步整合資源,打造鄉村游、田園游、采摘游于一體的農旅融合新樣板。
盤活固定資產新活力。為了改善老五金廠地塊環境和新路村委會辦公環境,新路村自2018以來實施了老五金廠地塊棚改項目。在全村黨員干部的示范帶頭和村民的積極支持,不到2個月的時間,拆遷任務順利完成。安頓好拆遷戶后,目前剩余的10多個房屋預備掛牌出售,可充實村流動資金賬戶。另外,新路村抓住學生租房的市場需求,決定投入150萬對學校附近房屋進行拆改建項目,將一樓店面進行升級出租,其余三層隔出約20個房間用于出租,年收益約10萬元。
發揮人才資源新活力。新路村不斷調整和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村兩委班子共7人,班子中最年輕的為28歲,他們有經營電商的,有開廠辦企的,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時加強人才培養,派遣專干積極參加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培訓班,對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行全方面培訓,以便更好地為村集體經濟貢獻力量。另外,新路村開展入戶走訪,重點走訪鄉賢和旅外人才,征集發展良策。召開集體經濟發展專項會議兩次,謀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之路。

新路村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人才支持,因地制宜,取長補短,將經濟建設、組織建設和生態建設相結合,齊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