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文/圖 錢安光)“這22袋木炭必搬離,還有那些木材也必須搬離出。不能放在祠堂內,放在這,安全隱患很大。”“另外,請你在這個限期整改通知書存根聯上簽個字,在限期內抓好整改。”這是歙縣金川鄉文物執法員莫海龍一行在小阜舍吳氏支祠與使用人員交鋒的一幕。
據悉,金川鄉眾房、石橋和祠堂及構件等文物較多。為做好轄區內的文物保護工作,該鄉成立了以鄉長任組長,分管任副組長,各村主任任成員的鄉文物保護領導組。組織年輕干部6人學習培訓,通過考試拿到執法證,聘用負責任的文保員15人,明確責任,簽訂責任書,管理祠堂等文物。
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文物保護工作。對摸排出有火險隱患的文物第一時間給當事人發放整改通知書,督促整改;對需修繕的文物第一時間上報縣文物事物中心,及時修繕,消除隱患。通過鄉、村會議和工作QQ群微信群等方式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黃山市徽州古建筑保護條例》等知識,進一步引導廣大群眾做好文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