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文/圖 魏曉凡)伴著晚霞出發,沿著文昌古道青石板路,走進幽靜的歙縣岔口鎮文山村,炊煙在農舍的屋頂裊裊升起,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藏在大山深處的美食呼之欲出。?
在這里,有一種樹被當地人稱為“腐婢樹”,用其葉子制作出來的豆腐被稱為“觀音豆腐”,色如翡翠、清香味濃,有清涼解毒之功效,是仲夏不可多得的美味。

觀音豆腐的制作方法簡單,將采摘回來的葉子用水清洗干凈,放盆中反復揉搓至碎爛,細紗布將濃汁過濾,爐灶里取草木灰,加凈水攪拌,沉淀片刻后,將濾出的灰水緩緩倒入汁液中,輕輕攪勻,等它凝固以后,觀音豆腐也就做好了。

縱橫經緯間,一塊塊觀音豆腐滑入尋常百姓家的餐桌上,舀一勺送入口中,翡翠色的觀音豆腐沿著舌尖,緩緩滑入,青草的香味迅速彌漫在嘴中。
除了涼拌,觀音豆腐還有一種吃法,將紅辣椒、蔥、姜、醬油入鍋煮湯,再將切好的粗條狀觀音豆腐入鍋,不一會兒,一大鍋紅綠豆腐湯新鮮出爐,那滋味更是妙不可言。

無論是靠山還是靠水,家鄉都有專屬的美味;無論走多遠,只有故鄉的味道最熟悉,吃上一碗觀音豆腐湯,一切炎熱喧囂拋在腦后,剩下的是一種刻骨銘心的家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