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圖文/魏曉凡)? ?“一是不準私自下水游泳,二是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三是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日前,在歙縣岔口中心學校七年級的學生們正背誦著“防溺水六不準”,這是岔口鎮志愿者為學生們開展防溺水宣講的一幕。
“防溺水安全工作不容忽視,一直以來,湖嶺村高度重視,針對防溺水和安全工作,村干部每天定時到河邊巡查,只為確保村民平安。”岔口鎮湖嶺村委會相關負責人說道。為有效防止溺水事故,該鎮組織150多名黨員志愿者對轄區范圍內的重點及危險水域開展全面排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區域立即整改,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在水庫、山塘、河流附近等危險水域設立安全警示牌30多塊,設置安全隔離帶和防護欄10多處,提醒附近村民和學生注意安全,遠離危險水域,嚴禁私自下水游泳玩耍、嚴禁釣魚戲水。
為讓防溺水宣傳進一步深入人心,全鎮通過大喇叭、宣傳欄、宣傳資料發放及在重要路口懸掛橫幅等方式,大力普及安全知識,同時結合駐村夜訪、國家反詐中心APP宣推等工作,大力開展防溺水知識宣傳,重點向留守兒童宣講游泳中遇到緊急情況如何自救、溺水急救等防溺水基本知識,并告知監護人不可讓孩子獨自下水游泳、玩耍、釣魚等,要求家人落實好監護責任,確保孩子安全。“溺水已經成為少年兒童發生意外的主要原因之一,接下來我們將持續發揮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陣地作用,有計劃地擴大宣講覆蓋面,讓‘預防溺水、珍愛生命’的觀念更加深入農村孩子的內心。”岔口鎮主要負責人說道。
學校也通過召開防溺水主題班會、家長群溫馨提示等強化學生和家長防溺水意識,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防溺水工作責任體系和“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聯防聯控”的防溺水工作機制,最大限度減少溺水事件的發生,為孩子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