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廣電臺訊(圖文/曹曉玲)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和服務群眾能力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歙縣坑口鄉瀹潭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截至今年4月,全村完成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15萬元。

打好選人用人牌,讓人才隊伍強起來。
百姓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全靠領頭羊。瀹潭村選優配強帶頭人,及時成立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并結合村“兩委”換屆,將政治素質高、群眾威信高、帶富致富能力強的村書記、主任“一肩挑”人員擔任合作社法人。2021年,成功召集并舉辦了瀹潭村首屆鄉賢大會暨鄉村振興工作座談會,20余名鄉賢代表、企業家代表及嘉賓共敘鄉情,共話發展,開啟了瀹潭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今年計劃舉辦瀹潭村第二屆鄉賢大會,組建瀹潭村鄉賢理事會,邀請村內鄉賢代表和產業帶頭人共同謀劃村級發展,吸納各方資源吸引資金助力鄉村振興。

打好資源整合牌,讓沉睡資源活起來。
通過“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的有效途徑,全面整合村級組織集體閑置資產,充分利用山場、土地、老村部、老校舍、老廠房等寶貴資源,通過自主經營、發包租賃等形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讓“沉睡資源”變成“活資產”。瀹潭村以村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打造10余畝村集體枇杷種植示范基地。據悉,這是該枇杷基地里第一年大面積掛果,預計產值將達到2萬元。該村還將依托強村公司,邀請全市創業直播特訓營落地瀹潭,豐富網紅+產業模式,提升瀹潭枇杷品牌知名度,擴大瀹潭村集體收入。
打好項目建設牌,讓經濟發展快起來。
5月的瀹潭村,一條條蜿蜒在青山綠水間的鄉村公路,是這幅畫中最靚麗的風景線。瀹潭村特色產業資源豐富,家家戶戶有茶葉、枇杷、盆景等。要想富,先修路。2019年以來,瀹潭村積極爭取資金完成了瀹嶺塢—賣花漁村道路、汪村—坑口、瀹坑—瀹嶺塢三條產業快車道。2021年,全村投入980余萬元,開工基礎設施建設項目9個,包含小河流域整治、瀹嶺塢道路拓寬、瀹嶺頂集散中心停車場、瀹潭村村委會綜合整治和上村頂停車場建設等項目。其中瀹嶺頂集散中心停車場今年春節共接待赴賣花漁村游客4500余人次,停車1113輛次,為村集體增收55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