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圖文/洪麗萍)鄉村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基層是群防群治的最前沿。地處皖浙交界的歙縣三陽鎮,與杭州市近鄰,和上海只有2小時30分的高鐵車程,交通便利的同時也讓該鎮成為全縣疫情防控壓力最大的一個鄉鎮。疫情發生以來,該鎮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和上級決策部署,精細化開展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組建專班,成立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里,迎難而上、沖鋒在前,用平凡的堅守和服務,筑起“徽州東大門”的堅實健康屏障,守護千千萬萬個黃山人。
平時能服務,戰時能應戰的“先鋒隊”
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在日常,難點在一線。疫情發生以來,該鎮常態化實行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把防控重點放在摸底排查、宣傳動員、勸導指導等日常防控措施上。上海疫情發生之初,該鎮迅速組建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以在戰狀態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對鎮域內居住人員開展“不漏一戶、不少一人”的“地毯式”摸排和宣傳工作,同時在黃杭高鐵三陽站出站口、G56杭瑞高速三陽出口、省道S347昱嶺關這3個入皖卡口設置黨員先鋒崗,24小時值班值守,對所有入皖人員實行兩碼聯查、測溫、核酸檢測落地采及核酸檢測結果核驗等健康志愿服務工作,從“入口處”落實管控,確保所有疫情風險及時掌握管控,織密筑牢防疫屏障。
同心戰“疫”,奔赴抗疫一線的“逆行者”
“黨有號召,我有行動。”4月7日晚,該鎮接到縣疾控中心指令關于一名省外返鄉人員為密切接觸者,接到指令的第一時間,該鎮迅速集結全體干部,快字當頭,奔赴密接者村莊,對村莊實行臨時封閉管理,并在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和縣疾控中心的指揮部署下,對全村居民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對密接者居住區域進行環境消殺,當全村1039名村民核酸檢測采樣結束后已是深夜12點,但全體黨員干部都在崗在位,沒人脫崗離崗,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心中有責、篤行擔當的抗疫逆行者精神。
2022年以來,該鎮接大數據推送有88名需居家隔離和居家醫學觀察人員,按疫情管控措施全部實行“三包一”的包保責任制(即一名聯村鎮干,一名村干部,一名醫生),鎮村干部每天對居家人員實時全程監管和服務,及時疏導居家人員的情緒、穩控居家人員的行蹤、監測居家人員的健康指標,用自己的逆行者行為阻斷病毒的傳播鏈。

堅守“疫”線,抗疫戰場的“守門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入皖第一站,三陽鎮的疫情防控壓力總隨著江浙滬的疫情發展形勢而波動,每一次出現新一輪的疫情,該鎮都會自覺扛起邊界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責任,堅決做到“外防輸入”,做好黃山人民的“守門員”,發揚打硬仗、打苦仗精神,為全市人民群眾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疫墻”。
上海疫情發生以來,該鎮在高速高鐵及S347省道這3個健康志愿服務點共投入黨員干部、志愿者、醫務人員等防疫力量2983人次,查驗40523人,核酸采樣32173人,牢牢守住了入皖的“防疫大門”。
防疫工作無小事,防控面前顯擔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里,三陽鎮廣大黨員干部和志愿者無私奉獻、沖鋒在前,在核酸檢測、疫苗接種、服務點值班值守、勸導宣傳、摸排動員等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詮釋初心、踐行使命,打硬戰、打苦戰,發揮戰斗堡壘和示范帶動的表率作用,做廣大群眾最堅實的安全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