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圖文/何青)最美人間四月天,歙縣霞坑鎮里方村的八百畝香榧產業基地一派繁忙的景象,幾十個村民正忙著搬苗、挖坑、種苗。在種植現場,香榧種植技術員詳細講解了香榧的生長特性、撫育管理、病蟲防治等方面知識,手把手教授村民們種植。
里方村是典型的山區村落,有豐富的山場資源,土壤、氣候適宜種植香榧。香榧雌雄異株,果實從開花到成熟需要三年的時間,故有“千年香榧三代果”之美稱,被視為果中圣品。
吳萬春是里方村致富帶頭人,2015年他成立了丁香塢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其后在里方村流轉2000畝山場,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2020年縣人民政府出臺了《歙縣香榧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在林業部門的政策引導下,他抓住香榧產業發展機遇,在已流轉山場上發展香榧400畝,并帶動周邊農戶發展香榧450畝,現已完成850余畝香榧種植,育有香榧苗木24000余株。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把香榧作為一村一品主導產業,廣泛吸收農民土地入股,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近務工,現已有農戶入股300多戶。通過三年左右育苗生長期,打開香榧苗的銷售市場,也為里方村特色種植業發展提供良好思路,帶動里方村產業發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達到共同增收致富。
“香榧這幾年市場價格一直在180元每公斤,按照現有情況的分析,5年內的香榧均在15公斤畝產,產品價值達2700元畝產,為農戶提供更好的林下經濟效益。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化育苗、收購、加工、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生態環保生產基地建設,通過標準化生產和加工,開拓市場,讓香榧真正成為山區農民致富的‘搖錢樹’。”聊起香榧產業的發展前景,基地負責人吳萬春信心滿滿。
近年來,歙縣霞坑鎮結合各村資源優勢發展產業,不斷夯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礎,逐步推動該鎮香榧產業現代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真正把香榧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