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廣電臺訊 (文/圖 馬鵬)微風習習春日暖,田間地頭耕作忙。3月3日上午,在森村鄉逢村稱溝灣的竹蓀基地里,40多名當地村民正在運竹屑、埋菌種、鋪稻草,一派繁忙的春耕生產景象。

經過兩個多月的有機發酵,這些竹屑基料將為竹蓀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基地所屬的黃山市森澤農業有限公司是森村鄉小有名氣的竹蓀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農業公司。公司負責人陳澤利是森村鄉的有志青年,早年在村里開設便民超市近20年,后于2018年通過土地流轉種植發展竹蓀的方式成立了黃山市森澤農業有限公司。

時下正是竹蓀種植用工期,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從基地管護、竹蓀種植、到采摘包裝、運送銷售等環節,每天都有四五十人在這里務工,村民們不僅實現了就近就業,還實實在在增加了收入。去年,僅竹蓀基地用工就為村民們帶來了40余萬元的工資收入。
“竹蓀產業不僅讓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增加了收入,每年還有流轉土地的租金收入。”陳澤利告訴筆者,“看到村里種植竹蓀的收益這么好,外出務工的村民又紛紛回來創業,產業發展的勢頭越來越旺。”

據了解,該公司以每畝600元的價格先后流轉土地80余畝,通過吸納附近村民參與生產經營、田間勞務獲得報酬,同時向村委會繳納土地租賃費用,真正實現資金變成資產,保障農民有收入、集體有積累同時個人有贏利。
“我是農民的兒子,對土地、對農業有一份特殊的情感。雖然很辛苦,但也希望可以帶動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增收,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陳澤利信心滿滿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