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黃山區,山清水秀。3000多輛寶馬摩托車和6000余名車友騎游于這青山綠水之間。已經連續10屆落戶該區的寶馬車主聯誼大會這次接待人數再創新高,非遺展示、文藝演出、“快閃”互動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讓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這是黃山區文旅體融合的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該區以機構改革契機,牢牢把握文化、旅游、體育大融合趨勢,加快文旅體深度融合步伐,推動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1-4月份,全區共接待游客327.5萬人次,同比增長15.28%;旅游總收入34.22億元,同比增長14.82%。
以文化旅游體育主題活動為切入點,該區積極搭建文旅體融合發展平臺,全年計劃舉辦各類主題活動40余場次,重點舉辦鐵人三項、登山、游泳、騎行等全國性精品體育賽事8場以上,形成“一季一品”體育賽事影響力。3月份以來,該區赴杭州舉辦“最美春天”旅游推介會,舉辦了“天下太平”攝影比賽、新華雷筍節、太平湖畔“村跑”、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節、國家級非遺太平猴魁茶制作技藝大賽、新豐桑葚節、甘棠玫瑰花節、寶馬摩托車友聯誼會等主題活動,并圍繞各類主題活動開展,推出了10余條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此外,又一精品體育賽事——黃山·太平湖國際鐵人三項精英賽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當中,預計今年將有超過1000名“鐵三”健將奔馳于最美賽道。
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該區十分注重規劃編制工作,通過對區域文旅體資源梳理整合、定位分析,挖掘資源優勢,做好頂層設計,指導文旅體產業發展提升。為大力夯實文旅體產業發展的基礎,該區加快推進太平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東黃山國際小鎮、黃山北大門整體開發、金盆灣旅游開發、天湖景區升級改造等35個重點文旅項目建設。
以旅游風景道為基礎,該區自去年開始布局全域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34個咨詢服務點和旅游驛站建設,其中,今年將完成28個旅游咨詢服務點和旅游驛站的建設任務;積極培育新的文旅主題產品,出臺了《關于促進黃山區民宿規范發展的實施辦法》,著力破解民宿發展過程的瓶頸問題,指導民宿業主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推出旅游伴手禮和“民宿+”線路產品,延伸民宿產業鏈。制定《2019年黃山區旅游行業“品質革命”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推動傳統旅游企業“三大主體”品質升級,挖掘和豐富文化內涵,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文旅融合產品。爭創文旅品牌,啟動浦溪河生態游園景區4A創建,九龍峰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安徽省首批“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奇瑞自駕車營地入選“國家體育產業示范項目”,通過品牌創建,提升文旅體產業的優勢。加大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實施“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工程”,箬嶺古道、必吉嶺古道、三甲祠、三口汪氏宗祠、譚家橋戰斗舊址、上海市茶林場場部大樓六處文物點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促進科學保護利用。